甜咸南北两相宜 端午消费更多元

甜咸南北两相宜 端午消费更多元

来源:新华社 2023-06-23 09: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甜咸之争落下帷幕、粽子不再一枝独秀、龙舟竞赛热火朝天……今年的端午节,传统文化魅力更浓,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节日乐趣。

“再也不用为一口家乡味发愁了。以前端午节想吃上肉粽,要么自己做简易版,要么托亲朋好友邮寄。现在不仅电商购买方便快捷,线下实体店里也能买到。”在陕西省工作生活的浙江人吴芸说,自己是端午节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最直观感受者。“现在好多粽子礼盒都是咸甜口都有,和同事朋友交换着吃,大家各取所需,再也不会为口味高下‘争论不休’了。”吴芸所言非虚,某电商平台的粽子消费洞察数据显示,今年除了传统蜜枣、豆沙等馅料外,“南方口味”的肉粽子占比提升1.2倍,肉粽在北方的销量明显上升。

在口味日益多元化的同时,粽子价格也更加老少咸宜。无论是线上电商还是线下卖场,粽子既有经济实惠几元一个的,也有内含鲍鱼、黑猪肉等馅料的“高端货”。毋庸置疑,近年来粽子已成为端午节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2023中国粽子行业消费与品牌现状白皮书》显示,端午节期间粽子消费人群达82.7%,2023年市场总量预计增幅在15%。

6月20日,宁夏平罗县法院干警下社区和群众共同包粽子。新华社记者杨稳玺 摄

端午节已不再是单纯的“粽子节”,而是丰富多彩的端午元素“大合唱”。从五彩缤纷的手绳,到精工细作的香囊,再到醇香绵柔的雄黄酒……越来越多和端午传统文化相关的产品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与端午节相关的艾叶、雄黄酒等品类已进入全面热销,比如6月至今五彩绳的销售量同比增长超11倍,16岁到2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80%。从事五彩绳等文创产品销售的张静说:“每一款都卖得很好。过去主要是长辈买给孩子,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买来戴,很时髦的。”

“孩子从手机上看到龙舟赛,就一直吵着要去现场。我试着搜了下,还真有,这在我们北方可算是新鲜事。第一次现场观看龙舟赛真的感觉很震撼。”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民周科说,在中卫市举办的宁夏第十六届运动会上,他和孩子第一次现场观看了龙舟赛。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全民运动意识不断增强,欢快喜庆、充满拼搏精神的“龙舟”已驶出江南,航向全国。“可以说现在龙舟运动在国内已经没有了地域之分,当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热火朝天举办各种龙舟赛事。”中国龙舟协会副主席孙平波说,近年来龙舟在北方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并依据北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得到了融合创新发展。

6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组龙舟比赛现场。新华社记者杨稳玺 摄

端午节也点燃了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虚拟经济市场。从结合游戏内容举办的各式各样的端午龙舟赛,到鼓励玩家通过游戏获取粽叶、香囊、粽子等道具来兑换礼品,再到富含端午元素的游戏皮肤、插画等……多名游戏玩家表示,近年来日益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让网络游戏的趣味性更上一层楼。端午假期没有回家的宁夏大学生陈瑞说:“我喜欢的好几款游戏都有端午节活动,这三天肯定会玩得很爽,哪里会‘孤独寂寞冷’。”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