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款消费"纠纷不断 三种方案破解预付消费暴雷顽疾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6-19 15:33
2023-06-19 15: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预付卡消费问题由来已久

多年来,有关预付卡的争议和纠纷一直不断。

据各地有关部门所做的《预付式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显示,近些年预付式消费纠纷日益增多,涉及行业不断扩大,因商家关门、跑路或变更经营者等导致预付卡无法继续使用的投诉增多,预付式消费纠纷已成为消费投诉的热点与焦点。

预付消费领域的充值卡消费,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叫预收款。虽然消费者支付了预付款,但如果出现充值卡内余额无法正常消费,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合同就面临丧失继续履行的基础,消费者有权主张解除合同,即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还充值卡中剩余金额。

预付消费有什么优势?

作为一种消费模式,预付式消费受到好多商家和消费者的欢迎。这种模式有助于商家锁定客户并快速回笼资金,减轻经营压力。而消费者通过预付也能获得一定的的消费便利和较有吸引力的折扣优惠。

但有些商家暗设霸王条款、减少消费内容,降低服务质量,出现纠纷“退卡难”等问题不断发生。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客户还会面临商家跑路,预付款“打水漂”无法追回的损失。

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发卡企业应在开展单用途卡业务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办理备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单用途预付卡监督管理工作。

但在实践中,商务主管部门因为各种原因,往往无法对辖区内的预付卡纠纷采取强制措施。最后,问题往往又会回到市场监管部门,甚至是引发上访事件或各类司法诉讼。因此,在具体案例处理上,时常处于无有效监管和执行的困境。

预付消费纠纷不断,早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也被有前瞻性的商界人士抓到了商机,借助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在遵循现有法规前提下,已经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正在试水,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解决方案一,大厂模式:

2021年,蚂蚁链联合支付宝,金融机构推出“预付宝”解决方案,通过与政府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合作,意图破解预付式消费的资金风险问题。

预付宝首个落地应用已于2021年已经在山东威海上线,截止22年9月,已经入住商户2800家,实现资金总流水800多万元。

解决方案二,数字人民币模式:

数字人民币正在试点“元管家”。“元管家”是基于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的一项预付消费资金管理服务。是消费者将预付消费资金存放在运营机构,并专项用于在商户使用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预付消费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由运营机构管理,消费实际完成后划转给商户。目前该项服务仅向部分试点商户开放,预计试点成功完成后将在全国铺开。

解决方案三,漫蝌模式:

“漫蝌网”利用区块链技术,创立了借助数字工具为预付款订单提供履约增信服务的模式。

商户在接收消费者预付款的同时,需要向消费者其提供等值的数字工具“漫克”做履约保证,待消费完成确认后,用于做履约保证的数字工具才能退还给商户。

漫蝌模式已经试运行一年半左右,实现商户订单总额3800万元,回款1575万元的经营业绩,消费者和商户的满意度都很高。

以上三种解决方案都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付款后无需担忧消费损失,这些解决方案还能同时满足商户提前锁定客户的基本需求。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结构深度变革的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所带来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愿天下商家童叟无欺,祝世上众生丰衣足食!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