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青海石油探勘局的成立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柴达木盆地,一群满怀创业激情和崇高理想的青海石油人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赤子之心,在这”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的生命禁区拉开了石油勘探建设的序幕,油田消防由此而诞生。这支因油而生的专职消防队伍同广大石油工人在青天一顶、荒原一片广阔的柴达木盆地上,以降火伏魔的英勇气概、无所畏惧的奉献精神,转战戈壁西东、跨越荒漠南北,油田勘探开发油气生产建设到哪里,消防保卫就跟随到哪里。
以“不向光阴惰寸功”的传统固本培元
68年来,青海油田消防支队从企业公安转变为专职消防。尽管体制及隶属关系几经转变,但队伍的战斗力始终没变,累计完成火灾扑救、抢险救援、动火监护任务6万余次,直接保护财产价值60亿元。
政治思想的“两论”武装。在学习消防基础知识、开展消防业务训练的同时,支队指战员沉下心来学“两论”,不但掌握了高原油气田的灭火救援规律和具体实际,还学会了分析和解决灭火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造出了诸多扑救高原油田火灾的灭火技战术。
经久不变的“一日生活”。青海油田消防支队始终坚持军事化的工作作风,把起床、早操、洗漱、整理内务、点名和交接班等“一日生活”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每名指战员必须做到。68年的积淀,一个“队容严整、举止文明、精神振作”的优良作风自然形成。
以身作则的严明纪律。要求战斗员严格业务训练,干部们首先严训自己;要求战斗员火场敢打敢拼,干部们总是冲锋在前。15年格尔木河西大型木材加工厂火灾;16年花土沟集贸市场火灾;18年敦煌基地暴雨积水抢险;20年涩北315国道交通事故抢险;22年涩北315国道液化气槽罐车侧翻抢险等数十起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的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赴汤蹈火,英勇战斗、屡建战功。
贴近实战的业务训练。不变的战斗力来自贴近实战的业务训练。在责任区面积9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青海油田消防支队年均执行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现场监护、防火监督等各种任务1000余次。责任区面积大、保卫单位多、战线长,但他们对重点保卫单位逐一编制了灭火预案,持续开展消防演练,水源、道路情况,企业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和产品理化性质了然于胸。
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群众利益无小事。工作环境基层优先改善、员工遇到困难干部必到现场。青海油田消防支队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作为支队党委和支队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关注职工生活的有效途径,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职工队伍稳定向好。
无私忘我的团队精神。“进了消防门,就要当好消防人”,这是青海油田消防人的共识。68年来,青海油田消防支队先后荣获了“国家消防救援局执勤训练工作先进单位”、“海西州消防救援全员岗位大练兵集中比武第一名”、“海西州消防救援灭火救援技能集中比武竞赛(政府、企业专职消防队组 团体第一名”、“茫崖市民兵集中轮训先进单位”、“茫崖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茫崖市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以“理想信念坚如铁”的定力补钙铸魂
石油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柴达木石油精神都是激励青海石油人奋进的动力。这种情怀,同样镌刻在了这支保卫油田消防安全队伍的前进征程上,68年的历经实践,青海油田消防支队把石油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融入骨髓,凝聚出了不惧高原艰险、忠诚担当奉献、不辱职责使命的理念文化;训练有素、作风顽强的战斗文化;务实创新、严格规范的管理文化;以人为本、特征鲜明的安全文化;环境优美、别具特色的营区文化;整齐划一、清洁卫生的内务文化;反应快速、服务一流的保障文化;举止文明、言行得体的形象文化。68年的耳濡目染,“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深深地根植于全体指战员的心中,担负起了“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干部员工践行石油精神、铁人精神、柴达木石油精神,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始终把“纪律严明”作为建设过硬队伍的根本路径。坚持准军事化管理标准,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严格管理、严格要求,集中统一、步调一致,加强专职消防队专业化建设、深化对标管理、压实各级责任,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
始终把“赴汤蹈火”作为履行使命的根本指向。支队全体指战员24小时轮流坚守岗位,时刻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应的备战状态,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战斗作风,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
始终把“竭诚为民”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宗旨。自觉把油田安全生产和职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铭记职责使命,冲锋在前、精准救援,助人于危难、给民以平安,为维护油田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砥砺前行。
68年来,青海油田消防支队始终坚持“忠诚服务保障油田消防安全为根本目标”,将“政治过硬,作风顽强,保障有力”作为不变追求,挑战极限、追求卓越,队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党建率队,努力打造政治合格的救援队伍。支队党委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落实集团公司党组、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安排部署,切实发挥党委核心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使党的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始终目标同向、工作合拍、措施配套。
坚持素质建队,努力打造堪当重任的救援队伍。秉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形成了以岗位基本操作训练为基础,以体能训练为保障,以战术训练为重点的训练体系。每年举办一次消防技能竞赛,支队员工参训率达80%,训练成绩达标率达93%。实战实训、联战联训的预案演练,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坚持规范治队,努力打造作风优良的救援队伍。遇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等特殊时段,即刻发布战备命令,进入特殊战备状态,确保队伍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这支队伍始终组织有序、反应快速,在中石油消防队专业化建设中名列前茅。
进入新时代,青海油田消防支队牢牢把握“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应急、服务油田”的功能定位,主动拓展职能、融入生产,持续强化防火服务,科学构建防火体系,织密管理网格;与辖区单位携手,共筑防火安全屏障;以7天为一个周期推进常态化防火检查,精准治理消防安全隐患,实现消防服务保障全覆盖,油田总体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以“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踔厉奋进
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围绕“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问题指出,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这一引领,为青海油田消防支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强化政治引领能力。自觉加强政治历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贯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积极践行油田公司“1346”发展思路,树立大局观念,勇担政治责任,实事求是履行好社会责任,在大灾大难面前守好最后一道防线,维护一方安全,保障油田生产和人民群众平安。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抓建精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养成精细化”,革弊鼎新、加压奋进,做好专业化建设“下半篇文章”。深化训练改革,分岗位、分层次、分专业,聚焦实战实训练兵,促进人员装备融合。做强主责主业,深化专业化、标准化、模块化、集群化、长效化救援模式,高效优质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强化防火服务能力。发挥消防区域化、防消一体化优势,以7天为一周期的防火检查频率精准发力、靶向施策,重点单位分级管理、重点问题精准治理,防为消创造条件,消为防提供补充。实施防火服务流程化管理,明确业务处理步骤、管控重点环节,网格化由“管理”向“治理”转型发展,构建“全员防范”的油田消防安全治理责任共同体。
强化装备保障能力。开展高精尖大型关键装备的实操实训,充分发挥消防装备技术性能,精准实施维修保养,全面提升设备管理人员与操作手管理、操作技能水平,发挥装备效能。深化现代化消防装备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设备持续更新,以科技创新驱动装备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科技创新行动,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持续强化各类灾情成灾机理、发展规律、应对策略研究,积累完备的应急知识储备。执行“精兵、高效、安全”战术理念,探究石油、化工、新能源、建筑等事故的协同战术、灭火操法和处置战法。
时代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沐浴着党的二十大强劲东风,青海油田消防支队将更加坚定信心,牢固确立消防训词在队伍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加快推进专职消防队专业化建设,为保卫油田青藏能源高地建设和人民安居乐业贡献消防力量!
——青海油田消防支队(武装部)覃海涛 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