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宁夏高质量发展05宁夏奶牛的“高端智慧生活”

看宁夏高质量发展05宁夏奶牛的“高端智慧生活”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6-06 09: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前言】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而高质量发展就是让我们的社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近日,宁夏开启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通过实地调查,我们探寻“宁夏模式”“宁夏现象”的深层原因与内生动力。将宁夏高质量发展立体、系统、生动地展现......

奶牛自觉排队进入大转盘,挤奶器通过感应自动套杯,悠然地转上一圈又轻车熟路地从出口出去,挤奶工作就这样轻松完成了......在宁夏牧场,奶牛的饲喂、挤奶、饲草料加工都实现了高度机械化,奶牛在这里过上了幸福的“智慧生活”。

“以前需要30名工人才能完成的挤奶任务,如今只需6名就能轻松完成。”宁夏金宇浩源牧场负责人金荣华介绍,智慧牧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能。在金荣华的牧场里,奶牛自出生之日就戴上电子耳标,各项指标都被实时精确记录;依托信息集成与数据分析技术,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被精准识别,饲养员利用大数据对每头牛的健康情况做出评估、分群、保健计划……金荣华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从智慧管理系统中精准获取奶牛的各项信息和指标。

这套满足牧场智慧化生产经营,可以快速迭代的牧业系统,即“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使智慧管理覆盖了奶牛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牧场数据采集、集成、分析、应用的“全线贯通”,让智慧化管理贯穿了奶牛养殖及牧场运营全领域。

如果说牧场是乳业的第一车间,那么牧草则是乳业的第一原料。清晨第一抹阳光洒在宁夏恒源林牧场整齐的牛舍屋顶,一辆TMR(精准饲喂搅拌车)驶过,为奶牛留下了正散发着清香的青贮口粮。为克服饲料成本上涨的压力、提高牧场抵御风险的能力,恒源林牧场主王曦在伊利奶牛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探索出“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模式。牧场将2万余亩土地用于饲草种植,主要种植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

收割的饲草不仅能够满足牧场日常奶牛饲喂所需,而且饲草种植土地同时满足了牧场粪肥的消纳,形成了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种养结合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每年为牧场节约饲料成本达500余万元。

“遥感卫星+农业大数据平台应用技术”对青贮玉米开展长势监控、灌溉指导、病虫害预防、收获时间预测等服务,使农业生产更精准、更高效,实现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升级,形成智慧农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种植模式。所服务牧场平均亩产实现4.54吨,最高亩产量达到了5.37吨,实现增产25%的突破。

宁夏地处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光热水土组合优势明显,是生产高端奶的“天然牧场”。位于宁夏吴忠市宁德利牧场的牧场主强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跨界养牛人。不专业、缺技术,是牧场面临的最大难题。了解到伊利会陆续给养殖户开办“牧场繁育专班”、“牧场保健专班”“牛二代”训练营、“伊课堂”等管理专项培训项目,强力便开始组织牧场员工参加。通过几年的赋能提升,牧场也建立了一支专业化技术团队。现在牧场奶牛养殖规模达到5300头,单产提升达到近40Kg。

“现在我们牧场的发展和周边村民的稳定增收致富,离不开奶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我对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有信心,我计划一两年内,奶牛养殖规模发展到7000头,单产水平突破40公斤,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宁夏塞上迎鑫、塞上迎辉牧场主杨泽云说。(中国日报 胡冬梅 海报 刘霄昂 王晖琳 杨泳慧)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