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为本,业为兴。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乡村振兴是国家改革开放发展中的重头戏。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业态,实行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国家制定的大政方针。
适者生存逢其时,适逢政策正当时。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发乌鲁木区域公司坚持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因地制宜发展黄芩种植和深加工项目,提高黄芩附加值。
马兰农场于2021年6月份开始组织播种工作,于7月中下旬完成全年13800亩种植任务,经过几年的精心养护,终于等到了收获销售的季节,黄芩根系粗壮且身价倍增,基地人员一边挑拣装车,一边盘算着收益,各个喜上眉梢。
黄芩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病消炎等功效,是中国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一年种植三年回收,因其耐旱、药用价值高等原因,近年来在中药市场上很受欢迎。近年来,新疆巴州和硕县与农发乌鲁木齐区域公司“政企联手”,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不断扩大黄芩种植规模,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生态美、环境优、群众富的绿色生态产业,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种下“药引子”,鼓足钱袋子。
阵阵药香扑面而来,工人将晾晒好的黄芩装袋入库,于4月初完成一批次200吨黄芩销售工作,目前中草药市场行情较好,黄芩统货价格较往年来看处于高位,通过第一批次黄芩销售,积累经验,打开销售市场,第二批次黄芩销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已有25家意向采购方来现场实地查看并沟通销售事宜,前来收购黄芩的外地客商蹲守在马兰农场竞价收购。“据国家监测部门检测,新疆生长起来的黄芩皂苷含量较高,能达到20%左右,是比较好的药材原料,我们就是奔着优质黄芩产地来的。”药商一语道破其中缘由,眼看着一根根“黄芩”成了“黄金条”,也让即将流转土地、一直观望的农户们看到了致富希望。
下一步,公司计划在2023-2025年,以带动农户种植的方式,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在“小黄芩”上做“大文章”,从黄芩的种植到粗加工、精细化加工,促进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黄芩的种植带动其他药材在当地落地生根,探索试种如防风、丹参、天南星、香紫苏、远志等,拓宽中药材种植渠道,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减轻因行业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