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发布

5月2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和法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三届"涉外法治论坛"在学校国际交流大厦报告厅举行。

《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5-30 16: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30日电 5月28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和法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三届"涉外法治论坛"在学校国际交流大厦报告厅举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为论坛开幕式致欢迎辞。黄宝印书记对百忙中出席本次发布会及论坛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也表达了对涉外法治研究院工作的肯定和支持。黄宝印书记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以来,研究院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理论研究、平台搭建、活动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今后要进一步支持和深入推进研究院建设,推动研究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地发展。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指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设立涉外法治研究院是落实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涉外法治发展报告的发布,有助于深化涉外法治研究、宣传涉外法治建设成就、客观评价涉外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张鸣起副会长同时提出,办好涉外法治大讲堂、建设"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基地等需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理论框架,加强宣传引导,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邓传淮司长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加强涉外法治的基础性工作,下一步要坚持正确方向,聚焦国家需求,着力从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进一步创新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四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量。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张树明副庭长在致辞中首先介绍了全国商事、海事审判工作的基本成果,并肯定了涉外法治研究院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教育等多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张树明副庭长认为,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严峻,涉外法治建设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携手共进。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余双彪副主任概括了检察机关在涉外法治建设领域作出的努力,包括更好服务企业走出去、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涉外刑事案件司法协助机制等。余双彪副主任指出,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重视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合作,作为协同合作体,应当共同致力于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加强涉外法治领域复合型、高端型人才培养。

发布会第二阶段为《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内容的介绍,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强副校长主持。报告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王敬波教授担任主编,涉外法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勇教授和首席专家左海聪教授担任副主编。

本年度报告共包含11个专题章节,分别是"一带一路"涉外法治发展、中国数据治理涉外法治发展、国际化营商环境法治发展、对外交往法治发展、反制裁、出口管制法治发展、对外贸易法治发展、涉外投资法治发展、涉外金融法治发展、反垄断涉外法治发展、海商海事法治发展、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法治发展,从参与全球治理、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学研究等方面展现了我国涉外法治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建议。来自涉外法治研究院、法学院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主持各相关分编章节的撰写。

报告指出,与上一年相比,2022年我国涉外法治工作具有四大特色: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统筹性稳步加强;全局性涉外法治工作成绩更加突出;反干涉、反制裁、反长臂管辖实践等"三反"法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法律事务中的引领作用持续加强。

会议第三阶段为评议阶段,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梅夏英教授主持。

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法研究所所长沈四宝教授建议持续办好这份涉外法治报告,发扬我校的特长和特色、打造品牌,回馈报告的服务对象。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教授提出,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的名称决定了其定位,报告今后要继续立足中国看待国际领域问题,学者要努力将形式法治的表述转化为实质法治的研究。

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商震参赞认为报告有三大特点:一是紧跟形势、恰逢其时,二是聚焦热点、丰富详实,三是注重实践、务实管用。同时,建议对外交法治范围开展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持续追踪国际热点问题,打好国际法律攻防战。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综合处王蔷处长将报告概括为全、深、实三个特点,认为其对于在一线从事涉外法治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具有参考价值。王蔷处长提出,我国在国际经贸等领域,如何发挥大国作用等问题上,还面临诸多挑战,期待理论界为实务部门提供更为细化的方向指引。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院谷岩副院长围绕国际商事仲裁展开评议,认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国际商事仲裁新目的地,需要同时关注中国仲裁国际化和国际仲裁中国化。

最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作总结发言。赵忠秀校长再次对各位与会嘉宾对我校涉外法治研究院工作的鼎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赵忠秀校长指出,涉外法治研究院的理论学习、研究成果、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中国涉外法治发展报告(2022)》这一代表性成果就是例证。在研究院班子的带领和诸位专家的努力下,报告填补了我国涉外法治研究领域的空白,成为考察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重要参照,对加强我国涉外法治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赵忠秀校长表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建设好、发展好涉外法治研究院,继续做好涉外法治的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资政建言等工作。

【责任编辑:董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