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会昌县筠门岭镇营坊村:执党建引领之笔 绘乡村振兴画卷

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广大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筑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浓厚氛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会昌县筠门岭镇营坊村:执党建引领之笔 绘乡村振兴画卷

2023-05-26 07: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广大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筑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全市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浓厚氛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赣州先锋”开设【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专栏,展现我市各地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的典型经验做法,供学习借鉴。

营坊村位于会昌县筠门岭镇东南部,是省定“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共305户1559人,脱贫户56户234人,总耕地面积1420亩,农业产业主要有烟叶、水稻、脐橙等。营坊村党支部有党员34人,村“两委”干部6人。

近年来,营坊村党支部坚持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要求,注重加强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乡土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团结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经济,取得了较好成效。

夯实战斗堡垒让乡村振兴“先锋队”更强

营坊村坚持以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大力实施党建质量过硬行动,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提质增效,不断夯实组织基础,增强党支部战斗力和凝聚力。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与村级后备干部“一带一”“多带一”帮带培养机制,培养支部书记后备人选1人、村级后备干部2人、党员致富带头人7名,村“两委”干部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深化乡村治理、推动中心工作成效更加凸显。高标准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升级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便民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振兴工作室、综治中心等,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依托创建“三好两强”模范党支部,聚焦“党建基础、人居环境、乡村治理、队伍建设、产业发展”五个方面,交流工作经验、对标查找差距,积极开展模范党支部创建,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创新路子发展让乡村振兴“致富路”更广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增收,营坊村注重发挥党支部政治优势,由支部牵头,在巩固好水稻、烟叶、脐橙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汉仙岩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提高农民收入。2022年申报实施衔接项目资金6个,总投资200万元,确定光伏发电、乡村民宿、农家乐餐饮等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门、增收无路的问题。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注重吸引本土民间资本,打造民宿龙头“山水营坊”,由村集体出资改造闲置农用房屋3栋13余间客房,建设一批客家特色精品民宿和特色餐饮门店,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40余个,每年为村集体创造经营性收入5万元,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赢”。

聚力环境整治让乡村振兴“生态卷”更美

坚持把环境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开展乡村规划编制,统筹规划道路和房屋建设用地,强力拆除铁皮棚、“两违”建筑8栋640余平方米,统一改建平改坡、农户防盗网“凸改平”285个,切实解决道路杂乱、房屋无序的问题。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围绕户内户外无“垃圾乱丢乱扔、污水乱泼乱倒、物品乱摆乱放、杂物乱堆乱积、禽畜乱放乱跑”5星标准,每两个月开展1次农户家庭卫生评星活动,引导农户家庭做到“五净一规范”。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道垃圾集中整治,扮靓村庄“颜值”,提升村庄“气质”。

厚植文明乡风让乡村振兴“精神头”更足

整合优化阵地资源,将闲置的传统客家民居改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打造文化阵地,引导文明新风尚。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契机,由德高望重的老书记、老党员出面主持修订村规民约,从家谱、祠堂、牌坊等历史遗存中深入挖掘家风家训资源,涵养传承良好家风,推进移风易俗。以邓小平同志“一碗清茶话迎送”为基底在实践站打造红色经典故事讲解地,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对积极参与移风易俗的家庭进行红榜公示并评优评先,对违反村规民约特别是聚众赌博、厚葬薄养的家庭进行批评教育,引导村民自觉践行乡风文明。成立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结合“共产主义星期六”活动,开展环保宣教、生态保护、文明旅游引导、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振兴、传播乡风文明等活动项目30余次,让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

着力乡村治理让乡村振兴“交响曲”更亮

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行政村(村党支部)-自然村(党小组)-农户(党员)”三级网格治理架构,科学划分基层治理网格,形成“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网格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下沉、融入群众工作机制,选优配齐各网格人员力量,落实网格员定期走访摸排、包户帮扶,整合各方资源,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个,调处矛盾纠纷138起,解决了民主监督难、民风转变慢和公益组织难、矛盾化解难、自治有效难等问题,让乡村更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来源:部组织二科、会昌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