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考古又获奖啦!《海龙囤》获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5月23日,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揭晓,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编著的考古报告《海龙囤》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共906种图书参评。

贵州考古又获奖啦!《海龙囤》获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23-05-24 20: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应腾)贵州考古再获一奖!5月23日,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揭晓,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编著的考古报告《海龙囤》入选。

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人文考古书店协办,共906种图书参评。

根据《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章程》,终评评委会经过审阅图书、综合评议和投票推荐,从入围终评的50种图书中评选出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20种。

终评会现场 图源:文博中国

其中,包含文物、考古、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领域的专著、文集、研究报告、图录和普及读物。既有《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发掘报告》《金沙遗址:祭祀区发掘报告》;也有随笔形式再现一手田野考察感受的《探寻第三极:西藏考古手记》,深刻又生动的考古公开课《考古何为》;更有以考古成果读懂玄奥文献的《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都极富感染性和可读性。

考古贵州之报告系列——《海龙囤》

“这些图书在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刷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准,展示了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工作成果。”对此,由考古、博物馆、文物文献、文保科技、文博出版传媒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评审会认为,入选图书既反应全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工作成果,也反映了当前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的趋势。

《海龙囤》考古报告的出版,可谓“十年磨一剑”

本次入选的《海龙囤》,是贵州考古70年来首个入选“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的考古报告,其研究对象是宋明时期的“土司”遗存。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省博物馆、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海龙囤部分遗迹

海龙囤,是播州杨氏土司家族遗留至今最重要也最著名的一处山地城堡,是贵州目前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在播州政治中心遵义城外另行设立的山地城堡及其周围诸城,跨宋、元、明三代,是探讨宋元战史、播州之役、宋明山城与羁縻·土司制度等重要问题的实物遗存。

海龙囤新王宫遗址

从2012年海龙囤遗址考古工作启动,到2022年《海龙囤》考古发掘报告出版,贵州考古人“十年一剑”,出版长达200万字的四卷本《海龙囤》考古发掘报告,为正确、全面认识海龙囤提供一个科学的文本,为中国“土司考古”的方法、理论探索与发展,将做出重要且具有开拓性的学术贡献。

2023年是贵州考古70年。接下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陆续发布贵州考古70年一系列重要成果、开展学术交流会及公众考古活动,继续发挥考古优势,讲好民族交融“贵州故事”,为中华文化影响力中打上“贵州文化印记”,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