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不仅丰富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内容,也为世界注入了“中国蓝”。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
周杰伦的《青花瓷》曾经风靡一时,其惊艳的词作传神地讲述了中国非遗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极致美感。正是这一抹蓝白,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和厚重。
▲元代·青花龙纹象耳瓶。蓝色的纹饰为何叫青花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准确地反映了青与蓝的关系,古人将蓝色颜料叫做某某青,如苏麻离青、石子青、平等青、回青等。(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
蓝白起中国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它是以氧化钴为颜料,在素洁的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1300度以上)还原焰一次烧成。还原焰是在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在还原焰下,欠氧燃烧,铁的氧化物就会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瓷器表面呈现偏青色。
▲江西仙人洞出土的中国最早的万年陶器。(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为了获得这一抹蓝白,中国匠人自捏出第一块陶器始,历经了万年的等待。
魏晋隋唐时期,以河北邢窑、河南巩县窑为代表的北方白瓷系统成熟,构建了“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也铺陈出青花瓷的白底。巩县窑的工匠们率先以白胎为底、青花作纹,创造出最早的青花瓷。
▲唐·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出土的巩县窑青花塔式罐。(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历经唐代的初创、宋代的缓慢发展,青花瓷在元代的景德镇走向了成熟,白底纯粹,青花翠滴,素净典雅,开辟了彩瓷新时代。景德镇也一跃成为世界制瓷中心。
▲元·青花云龙纹罐。元代龙纹多绘于盘心、瓶腹、罐腹,用作主题纹饰,龙纹四周多加饰海水纹、云气纹或火焰纹。这类大罐纹饰除云龙纹外,还有人物故事图及牡丹花卉纹等,人物故事图有鬼谷下山、韩信赠金、文姬归汉、昭君出塞、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尉迟恭单鞭救主等历史故事图。(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明代,青花瓷工艺进一步完善,成为主流的瓷器品类。永乐、宣德时期,工艺尤为精湛,胎釉精细,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这一时期,所使用的钴料都是“苏麻离青”,釉层晶莹肥厚,色泽浓艳,蓝中泛有黑斑,黑斑和浓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颇具水墨画般的美感,人称“永宣青花”。
▲明宣德·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瓷瓶。景德镇御窑厂制造。腹部两面饰满青花海水,各有一条白龙,扬爪腾身,出没于惊涛骇浪之中,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缠枝莲纹各一道。(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清代,康熙时的“五彩青花”将青花瓷工艺推向了顶峰。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落,虽在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清康熙·五彩龙凤纹碗。(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粉彩镂雕夔龙纹转心瓶。(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塑造世界的“中国蓝”
青花瓷的发明、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内容,也为世界注入了“中国蓝”。
早在汉代,中国瓷器就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运销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西亚等地区。唐宋以降,造船技术进步、航海事业快速发展,航路范围进一步扩展,如日本、印度、埃及等国以及波斯湾地区都发现有唐代青瓷。日本陶器学家三上次男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陶瓷纽带称为“陶瓷之路”。
▲陶瓷运输的主要渠道:海上丝绸之路。(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唐代,在开往西亚的一艘木质帆船的船舱内,成堆的长沙窑青瓷中孤独地躺着几件来自河南巩县窑的青花瓷,它们是外销瓷的新成员,能否捕获客人的喜爱尚不可知。不幸地是,这艘船最终在今印尼勿里洞岛海域沉没,没能到达目的地。它就是著名的“黑石号”沉船。如果当时“海不扬波”,中国瓷器也许会讲述另外一段传世佳话。
▲“黑石号”出水的唐代青花藻纹瓷碟。(图片来源: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
▲明·青花“海不扬波”底款。景德镇观音阁遗址出土。寓意出海瓷器能安全到达目的地的祝愿。(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元代青花瓷工艺成熟,大量生产,成为外销瓷的主要品种,主要运往中东地区,特别是今天的伊朗和土耳其。外销瓷元青花以大盘和大罐为主。据《瀛涯胜览》记载,当地穆斯林的饮食习惯是“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而谈到餐具时说:“最喜中国青花瓷器……”
▲元·青花鱼藻纹大盘。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藏。(图片来源: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网)
▲波斯细密画中贵族使用青花瓷作为餐具围桌共食。(图片来源:湖南博物院)
明代,从洪武到宣德时期,尤其是受到郑和下西洋影响,中国的瓷器开始走向海外,不但数量增加,销售范围也有所突破,扩大到了印度洋、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部,并借由阿拉伯商人传输到更为广阔的地区。
▲非洲肯尼亚出土的明代青花瓷碗。(图片来源: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网)
15世纪,中西航路打通,大航海时代开始。1602年,荷兰率先成立了东印度公司,葡萄牙、英国等紧随其后,开展对华贸易。大量中国瓷器进入到西方国家。以“克拉克瓷”为代表的中国青花瓷被誉为青花中的瑰宝,深受欧洲人追捧。
▲英国·明代松鹿纹克拉克瓷盘。荷兰人夺获得的一艘名为“克拉克号”的葡萄牙商船,在上面发现了大量的中国青花瓷器而得名。(图片来源: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
▲明·青花四季花卉纹克拉克瓷军持。军持在梵语中被称为Kundika,即净瓶,既可作为礼器又可作为实用净手器,其原型可能出于印度,因其可作为宗教礼器,用于每日祷告前的小净,后来就广泛流行于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西亚和部分南亚地区。(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文明互鉴 不期而遇
元明清时期,青花外销瓷的式样造型,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波斯的伊斯兰文化。
元代青花瓷从造型上早已注意到外销的特殊需求,许多器物均针对伊斯兰世界而设计,故而在波斯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自明嘉靖之后至清代,青花瓷的造型变化日新月异,从一开始的中国传统样式作为出口主力,到订制青花瓷外销,外销瓷的独特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比如,在器型、图案上的融合。中国传统的瓷器器形融入西方文化图案元素,以纹章瓷为代表。中国的青花瓷工艺、图案塑造域外器形的做法也很常见。
▲明正德·景德镇窑为葡萄牙王室定烧的青花纹章执壶。纹章瓷属于定烧瓷,它既保留有中国传统瓷器工艺精湛、细腻、优美的特点,又能反映出当时欧洲装饰艺术精美、典雅、华丽的风格。(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清康熙·青花塔尔博特纹章八方盘。盘为八方形,口沿装饰细小莲瓣纹和连钱纹,盘壁绘制中国传统的博古图案。盘心的纹章为牛津主教威廉·塔尔博特所有。此盘是他订制的瓷器,纹饰上采用了中国元素,而造型则采用了当时欧洲流行的银器样式。(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卉纹波斯式执壶与阿富汗赫拉特铜执壶的比较。(图片来源:《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再比如,在创作题材上的交流交融。中国经典文学著作通过陶瓷载体,以喜闻乐见的画面形式对外输出,让世界了解、感知中国深邃、恢弘的中华文明。元杂剧《西厢记》的故事成为进入西方世界最为重要的文学题材。1780年,著名的英国陶艺家托马斯 明顿还编织了一段类似的凄美爱情故事,被称作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组合版。
▲清·康熙《西厢记》青花瓷盘。崔莺莺和红娘在窗外,聆听张生在晚上弹琵琶。(图片来源: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
17世纪,青花瓷流行于欧洲。当时欧洲贵族和富商对中国风光和文化的想象主要来自中国外销瓷的装饰纹样。特别是中国的山水、楼阁等场景,成为被广泛模仿的元素,其中尤以柳树最受追捧,故而被称作“柳蓝瓷”。
▲清乾隆·青花中国山水图。(图片来源: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
▲英国青花亭台楼阁山水图六角盘。(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由于外销瓷的影响,欧洲开始对中国青花瓷进行仿制,形成多样的青花文化。1584年,荷兰开始通过多种途径进口中国投资的釉料和青花料,试烧青花瓷。鹿特丹附近的小镇代尔夫特在17世纪已经能仿造出中国青花风格的白地蓝彩软陶,称作代尔夫特蓝陶,成为荷兰陶瓷生产重镇,产品更是欧洲优质锡釉陶的代表。
▲代尔夫特仿青花花鸟纹把壶。(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1710年,德国迈森仿制瓷器在莱比锡复活节博览会上首次展出和出售。(图片来源:《瓷器史》)
1956年前后,西班牙托莱多附近的塔拉维拉和德拉雷纳先后建立起以模仿中国瓷器为主的锡釉陶厂。
▲塔拉维拉青花西洋人物纹罐。(图片来源:《瓷器改变世界》)
中国青花瓷深度融入欧洲贵族的生活。1717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为了得到普鲁士帝国腓特烈·威廉一世的12748件中国瓷器,以整个“萨克森近卫龙骑兵团”600名龙骑兵去交换,这些瓷器也由此得名“龙骑兵瓶”或“近卫花瓶”。
▲“近卫花瓶”交换示意图。(图片来源:《瓷器史》)
▲意大利文艺复习时期,乔瓦尼·贝里尼油画《诸神的盛宴》中3件大的青花瓷盘格外醒目。(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美术馆)
外销瓷作为中外贸易中的一种商品,是中西文化融合碰撞的结果。中国外销瓷艺术凝聚了古代制瓷匠人的智慧,代表中国先进制瓷技术和高超审美素养,也在特殊的历史机缘下成为中西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纽带和桥梁。
江西省景德镇市民宗局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