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为媒 “颐和园仁寿殿”映照丝路

古建为媒 “颐和园仁寿殿”映照丝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5-19 09: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古建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明符号。“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都创造了精妙绝伦的古建杰作。

泰国是“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国家。在5.18“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华彩丝路 匠心筑梦”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此间在泰国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盛大启幕。该活动由中国新闻社、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本次活动包括“探寻‘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互鉴交流活动”和“丝路印迹—‘一带一路’古建图片展”。曼谷和北京两地“云端”连线,来自中泰两国的政府代表、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200余人,共赴文化盛宴,传承历史文化,推动文明互鉴。

据了解,本次活动设有展览环节,以“丝路印迹—一带一路古建图片展”为题,在中国北京及泰国曼谷同时举办。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神工意匠”、“东西辉映”、“文明互鉴”,通过遴选古今中外名家拍摄中国以及丝路沿线国家古建的经典摄影作品,并首次以影像方式呈现以颐和园“仁寿殿”为设计蓝本的大型中式木作技艺成果——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佐以绘画图表等视觉元素,内容涵括“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以期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十年建设中的文化交流内涵,见证中式木作技艺在泰国的非遗展示成果,展示“一带一路”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共促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文化共鉴。

担任该项目主设计的是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吕舟教授,他表示,“颐和园是(中国)保存下来最完整的一个皇家园林。仁寿殿本身原来是朝政所在的地方,反映了中国人的礼仪制度。我们最直接的讲这个“仁者寿”、“仁者爱人”也是中国文化的包容、心怀天下的概念。”

据悉,30多年来,华彬集团一直以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民间的多领域交往为己任,为国家间的友好交往、文化互动、合作共赢助力。作为华彬文化基金会的捐赠方,华彬集团特别重视各国民间文化交流,联动各界资源,保护、传承、交流、发展各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合各国专家学者,与现代科技成果融汇结合,使其在新时代绽放出灿烂光彩。

吕舟还表示,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诺亚方舟,位于泰国的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是以中国北京颐和园仁寿殿为原型,通过中国传统工艺复刻的大型木构建筑,不仅承载着交流对话的责任,更是承担着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责任编辑:曹原青】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