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引发全球媒体热议。一些西方媒体千方百计利用这一迟早到来的拐点来离间印度与中国。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和第二大国,印度和中国必然是全球人口变化趋势的焦点。相较之下,作为全球人口第三大国,美国人口不及印度或中国的1/4。不过,在西方媒体报道中,全球人口结构演变往往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呈现,并被描述为零和博弈。在这种语境下,印度从更多劳动力中获益看上去像是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冲击,事实却并非如此。
首先,中国领导层已经充分意识到人口结构正在发生的变化。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当物质发展到一定水平,人口增长率就会下降,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也伴随着类似状况。中国领导层想必已在为此做充分准备,并制定战略应对这类不可避免、渐进式的人口变化。
其次,人口老龄化必然加重国家负担的论点本身就存在争议。现代科技日益融入日常生活,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广泛应用的自动化,互联网驱动的服务业也和制造业一样成为经济增长动力,这些足以证明人口老龄化与生产力的相关性十分有限。
各国一直在修改老年人的定义,并逐步延长退休年龄。此外,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年轻劳动力而言,发达经济体一直很有吸引力,这些劳动力往往能维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和老年人护理水平。中国也能做到这两点,甚至能做得更好。那么,将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故意置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中,到底遵循的是什么逻辑?
随着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我们有必要知道联合国《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对全球增长轨迹而言意味着什么,以及哪些国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该报告估计,到2050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增长将来自8个国家。其中3个是亚洲国家,另外5个为非洲国家。
具体来看,报告中提到的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宾这3个亚洲国家的人口数量可能分别位列全球第一、第五和第十三。这就意味着,亚洲仍将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地区。
从短期和中期来看(到2050年),全球大部分新增消费者和生产者将出现在亚洲;而从长期来看(到2100年),这些群体将来自非洲大陆。因此,亚洲和非洲将在全球粮食生产与消费以及时尚和生活方式方面越来越有影响力。亚洲越来越强大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以及亚洲领导人在全球治理结构和进程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上述转变。事实上,亚裔正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统治精英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每天消费12美元至120美元的中等收入群体一直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同时也是改善社会规范和实践的推动者,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球70%的中产阶层都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在全球遭受新冠疫情之前,亚洲已经打破了这一平衡,在全球40亿中产阶层中占据了50%以上,而经合组织成员国所占份额降至40%。
有鉴于此,若要了解人口结构变化将如何改变全球趋势,我们有必要将中国与印度放在一起观察,而不是将它们对立起来。中国和印度正分别努力将中等收入群体尽量扩大。
世界将从中印合作应对人口变化中获益吗?或者只是将其视为另一个摩擦点?当然,这一政策选择并非易事。如今,中国拥有的最大贸易伙伴数量位列全球榜首,超过了美国。不过就印度而言,其最大贸易伙伴有时是中国,有时是美国。
在美国有320万印度裔,这就让印度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美国的观念。中印人文交流比起美印交流确实有限,这就更需要客观分析,才能保证美西方的挑拨不会误导人们对人口变化如何影响亚洲命运的理解。
(作者系印度尼赫鲁大学外交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斯瓦兰•辛格(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