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大山深处,开行着这样一趟慢火车。前些年,它只是满足沿线百姓的出行需求,如今则打开了沿途百姓致富的新途径。
慢火车是民众的期待,也是一份坚守。近年来,中国铁路事业蒸蒸日上,除了每日飞奔在铁路线上的高铁动车组,还有大山深处的慢火车的柔情,慢火车跑出了稳稳的幸福。
慢火车是山区人民的“致富快车”。对于沿线百姓来说,一趟趟“慢火车”承载的不仅仅是浓浓的乡情,更承载着当地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据了解,铁路部门会提前调研当地农贸市场蔬菜当天的价格,为乘坐慢火车的菜农们提供参考,凯里市居民和餐饮企业对蔬菜需求量大,菜价也相对较高,不少山区的村民靠乘坐途经黔东南大山区的这趟慢火车不仅销售自家的农产品,还扩大了菜地种植规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这趟慢火车,不仅车费便宜、停靠站点多,同时铁路部门也提前为老百姓调研当地蔬菜价格,而且列车工作人员利用闲暇之余,也在尝试用网络直播等方式帮助老乡们带货,拓宽他们的销售渠道,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了铁路部门的真情实意。慢火车就是沿线民众的交通车、生命车、致富车,架起了山区人民与外面交流的桥梁,山里的人们走出了大山,给山区人民的生活带去了无限生机。
慢火车是老百姓的“幸福列车”。山峰陡峭,道路蜿蜒,绵亘的大山成为阻拦民众日常出行的一道关卡。对于深处黔东南山区的老百姓来说,慢火车成了老百姓日常出行、赶集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为偏远山区百姓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外界的“直通桥”。慢火车每天穿行在黔东南山区,单程运行337公里,停靠16个站点,票价最低6块钱,最高三十几块钱。慢火车如同公交一样为乡亲们提供通勤式的出行服务,不仅串联起黔东南州100多个少数民族村寨,也是玉屏与贵阳间沿途300多万老百姓联系外界的纽带。尽管速度不快,但慢火车却非常适应当地的发展需求。慢火车承载着铁路人对山区群众的关心与爱护,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更展现了铁路部门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慢火车连接着乡愁与温暖,体现的是铁路部门的责任和铁路人的情怀。未来,它还将继续载着沿线人民,朝着美好幸福生活出发。(文/马明晶 张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