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

来源:《瞭望》    2023-05-02 16:03
来源: 《瞭望》
2023-05-02 16: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

◇十年来,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原创性思想,关键性抉择,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勇气、原创智慧和实践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决策和“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深入的调查研究中形成的

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1日下午,习近平在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同现场技术人员亲切交流 李学仁摄/本刊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根本要求。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习近平总书记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实践观点,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围绕着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主题展开。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实际,站在新时代前沿,回答了一系列世界难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理论指导。

实践是理论之源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实践在发展,实践观也在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实践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另一方面,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极不平凡的个人经历和丰富的从政经验。长期的基层历练中,习近平总书记积累了丰富的党的领导工作经验与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实践中有着切身感受和深度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点,深刻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建设、怎么样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系列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百年大党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伟大成就作出深刻总结:“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彰显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求真务实、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与科学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说,“两个结合”命题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和理论创新的高度概括,也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要求。它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等命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尽管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与艰巨任务,亟待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十年来,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原创性思想,关键性抉择,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个性问题,必须在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结合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而这条现代化新路的开辟,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紧紧联系在一起,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思想、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念融会贯通,开创出一条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中国道路来解决实践难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注入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

坚持研究与运用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宽广的视野、长远的眼光研究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方向,引导全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坚持问题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解决现实要求即注重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理论创新也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这三个“什么样”和“怎样”,关系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性质问题、目标路径问题、力量保证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必须贯彻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正视矛盾、解决矛盾,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其中的主要矛盾。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立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寻源讨本,探寻人民的真实诉求和问题的本质源头,指明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矛盾制约。习近平总书记聆听时代声音,总结历史经验,把握战略主动,高瞻远瞩,指挥若定,强调要把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思维方式和科学工作方法,有力破解我国发展的难题与挑战。

坚持问题导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勇气、原创智慧和实践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决定性作用,但近年来部分地方主体责任失之于宽、失之于弱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短板和弱项,我们党刀刃向内,全面从严治党,将增强主体的履职能力、促进主体责任的落实监督常态化作为主要方面,在问题的重点和弱项上全力突破,有效推动伟大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改革创新的理论成果。

这一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这一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事物普遍联系观点在实践中运用的思想结晶,也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践的理论升华。

大兴调查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大了调查研究的力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党的十八大一结束就轻车简从,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和广东其他地方考察调研。在领导全党打响脱贫攻坚战之初,习近平总书记从河北阜平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在贫困山区实地调查研究中形成了“精准脱贫”的新思路;此后,习近平总书记一次又一次深入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提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完成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调研、经常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强调在调查研究中“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特别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在调查研究中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草率地下结论、做判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党的二十大后,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决策和“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都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深入的调查研究中形成的。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调查研究必须把握实事求是这一重大原则。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盖问题,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调查研究中愿不愿、能不能、敢不敢实事求是,不只是认识水平问题,而且是党性问题。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营造和保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的良好氛围,坚决反对上下级和干部之间逢迎讨好、相互吹捧,坚决反对把党内生活庸俗化。

历史从未终结,实践仍将继续。我们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新征程上,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壮阔征程,核心领航。让我们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踔厉奋发、阔步前进!

(作者:刘一丁 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刘一丁)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