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足“牛”劲产业兴

铆足“牛”劲产业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4-25 17: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万物生长,不负春光。在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额尔登高毕嘎查牧民海玉桩家的牛棚里,他正忙着给新生牛犊添加饲料、清水,精心照料着它们。“你们来了!快来看看我们新出生的小牛犊”,看到老朋友——二连浩特供电公司的“口岸之光”党员服务队队员,海玉桩的妻子忙着招手,向他们分享着新生的喜悦。

贾晗 谢晓芳 摄

“太感谢你们了,现在这养殖可是越来越离不开电了,你们来了,我就放心了。”据她介绍,这几年在充足供电的保障下,她家的牛长得越来越壮实,发展到现在饲养了60多头,大部分属于高端肉牛类,每头的价格从2万元到4万元不等。每到春天产犊接羔时,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都会到她家排查电力安全隐患,认真检查照明、水泵、监控等用电设施,保障电力供应充足稳定,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贾晗  谢晓芳 摄

除了饲养肉牛,海玉桩还是二连浩特市伊吉勒传统奶制品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之一,与周边5个牧民打造了集养殖、销售、加工为一体的奶制品产销基地。从2016年开始,海玉桩夫妇经营起“小海牧人家”蒙古包旅游点,从刚开始的6座蒙古包发展到了11座蒙古包。2019年,申请了“小海牧人家”商标,2020年,他们又建成了奶制品加工间,并被二连浩特市列为奶业振兴项目试点,效益比五年前翻了三番。

从接通网电、机井用电再到清洁供暖,从生活拮据到日子越过越红火,除了靠夫妻俩勤劳的双手,海玉桩总把供电公司对他们的关心帮助挂在嘴边。2022年,海玉桩家向供电公司申请了清洁供暖,经客户经理、项目经理联合勘查,海玉桩家的增容申请符合“三零”服务范围,通过营销、生产等各专业的协调联动,仅3天,海玉桩家安的10千伏变压器更换为崭新的50千伏安变压器,也让他们朝着建设冷库和肉制品加工间的新目标更进一步。

贾晗  谢晓芳 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扎根草原深处的广大农民群众用勤劳和智慧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产业模式,在电力供应的可靠保障下,大踏步走上了新时代的致富路。(图片由贾晗、谢晓芳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