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25日电(记者 江雪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任务,不断完善机制,推进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2022年,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8元,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05元,增长8.1%。民生支出达36.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新增城镇就业2626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5427人。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27亿元。扎实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着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等工作。
该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累计纳入1077户4773人;通过帮扶累计消除风险562户2438人、未消除风险515户2335人。
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抓实产业帮扶,将55%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共奖补脱贫户(含监测对象)9085户1353.48万元;认定消费帮扶供应商60个、帮扶产品407个,帮扶产品销售总额为15954.98万元,带动帮扶脱贫户250户;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累计向11108户发放贷款76814.76万元。21家龙头企业带动脱贫户1785户,稳定就业1257人;302家各类联农带农经营主体带动脱贫户3764户,户均增收3290元。
该县抓实就业帮扶,对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状态分类实施动态监测,已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56981人中已稳定就业45742人。与此同时,抓实兜底保障帮扶,发放救助资金约1.71亿元,为55420人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554.2万元。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也是会昌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县18个集中安置点均已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安置点社区公益性岗位管理人员21名。全县搬迁劳动力2301人中已就业1902人,并投入资金157.4万元,实施了16个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打造了3个示范安置点。
此外,该县抓实资产清查管护,清查出扶贫项目资产9594个,净资产值为32.49亿元,分类分层落实资产运维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规范处置程序,合理分配收益。
该县注重落实干部培训,已举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培训24期,参训干部17830人次。在白鹅乡梓坑村建立了“独好会昌”乡村振兴学院,面向全市举办乡村振兴等培训班20余期,培训学员1200余人次。
自2015年以来,中国日报社从宣传报道、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对会昌县给予帮助,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日报社驻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第一书记赵怀志在谈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会时表示:“农村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地方。驻村两年来,我们为当地群众解决了一个个急难愁盼的烦心事,办成了一件件小项目、大民生的惠民事。村民一定会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
他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部署,是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他表示:“我和其他帮扶干部有幸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将个人命运同党和国家事业融为一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在推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锤炼意志、砥砺品质。读书一万卷,不如会昌两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