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13日8时08分、9时08分,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D887次复兴号动车组、D888次澜沧号动车组,分别从昆明南站、万象站首发,两地间实现乘火车。(中国铁路4月13日)
过去,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没有独立的出海港口,不利于开展对外贸易。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使其完成了从“陆锁国”向“陆联国”的转变,勾勒出货畅其流、人畅其行的美好图景。
友谊之路,“硬联通”加速“心联通”。今年以来,在跨境旅游需求不断升温的背景下,中老两国回应民众境外出行的美好期盼,组织开行国际旅客列车。列车采用中文、老挝文等3种语言显示,乘务员制服融入中老两国传统名花元素,诸多暖心服务代表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和合与共。中老铁路将中国的昆明、玉溪、西双版纳,老挝的琅勃拉邦、万象、万荣等沿线独特的风景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条舒适便捷的旅游黄金通道,从而促进两国的民间交往和人文交流。国际旅客列车的开行,一北一南穿山越谷的双向奔赴,承载着中老两国人民的温暖情谊,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的新名片。
经济动脉,客货双旺激发贸易活力。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这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畅通安全的国际大通道持续迸发出澎湃动能。通过中老铁,云南昆明至老挝万象的货运成本可降低40%至50%,老挝国内线路成本可降低20%至40%,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类拓展至电子、光伏等2000余种,国内25个省份开行的跨境货物列车覆盖泰国、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辐射效应的全面释放,让这条黄金通道活力满满。如今,在中老铁路基础之上再开通国际旅客列车,有助于推动资本、技术和人员在区域内的快速流动,持续为地区经贸交流合作注入强劲动能。
开放之桥,打造互联互通“新名片”。中老铁路是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如今,从“追赶”到“领跑”,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高铁已经走出国门,造福全球。无论是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第一单”的雅万高铁,还是实现中国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首次对接的匈塞铁路,无不是铁路建设取得亮点成绩的生动注脚。一大批落地海外的铁路建设成果,充分彰显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实力、联通世界的魅力。
钢铁巨龙任驰骋,穿山越海筑坦途。承载着各国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美好愿景,中国铁路必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上奏响华丽乐章。(吴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