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下沉“医”靠上升 周口市淮阳区乡村两级医保服务站点全覆盖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23-04-20 15:20
2023-04-20 15:2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本报讯(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韩功勋 豆孝东)“今后看病拿药的钱咋报?镇里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一站办理!”4月9日,家住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田口村的王培颖,来到镇卫生院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当她看到电脑上显示的社保账户上大病报补金额已到账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相比去几十里外的市民中心办理报补手续,现在更省时省心。”

为全面提升医保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全区群众看病报销提供坚实保障,淮阳区创新医保管理经办模式,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淮阳区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工作落到了实处,而且在全市率先实现乡村两级医保服务站点全覆盖。

同日,在该区临蔡镇卫生院,淮阳区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孔德广简单收拾好医疗箱,便和两位实习医生——常建华和董振生一起出发前往患者陈云林家。

“老陈,身体怎么样?地里的小麦长势怎么样?”从交谈中看得出,孔德广和陈云林并不陌生。陈云林在2013年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起初尝试保守治疗但没治好。后经人介绍,在当时的县人民医院接受了手术,四天后就能下床走路了,手术费在大病医疗保险报销后,自付1万多元。更让陈云林没想到的是,淮阳区的医疗专家每周还会来镇上,甚至家里,关心他的生活和健康问题。

自乡村两级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淮阳区各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聚焦群众需求,采取“1+2”工作模式推动县级医院人才和医疗资源直达乡镇,实行一个集团贯通区乡村、两个体系连接村乡区,充分发挥牵头医院在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制定带教和乡村医生培训计划,还组建了公卫专家团队负责巡回指导,做好慢性病管理、签约服务等工作。

为更好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工作开展,淮阳区始终秉持“群众在哪里,医保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理念,抽调专职队伍分赴各乡镇(街道)进行指导,本着“能放必放,应放尽放”原则,将异地就医备案、手工(零星)报销受理等21项高频业务下沉到各乡镇(街道)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村级医疗保障服务站依托全区474个村卫生室,下沉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和变更登记、医保政策宣传等5项高频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实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打通医保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截至目前,淮阳区全域范围内19个乡镇(街道)已开通20个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每个医疗保障服务中心配备2名专职工作人员,全区医疗保障服务中心现已有40名专职人员到岗到位,474个村级医疗保障服务站已全部开通。该项工作,淮阳区在全市范围内名列前茅,现已初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区乡村三级医保服务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域通办”的医疗保障便民服务新体系,为广大群众看病就医报销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淮阳区紧紧结合全区实际,强化措施,切实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方面下真功夫、苦功夫,力争为全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医疗保障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乡村两级医保服务体系建设带来的便利。”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说。

(巴富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