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红树林边的瞩望

来源:央视网    2023-04-13 10:26
来源: 央视网
2023-04-13 10: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这是2023年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4月10日,总书记在有“红树林之城”美誉的湛江考察了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

这一红树林片区位于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部。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是最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关注红树林。

2017年4月19日,总书记赴广西考察时踏着晚霞来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夕阳辉映下的红树林格外壮观,总书记听介绍、看实景,强调“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他向世界宣布中国将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海内外舆论认为,此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沿海生态特别是红树林保护的关心和重视。

守护红树林,守护的不仅是湿地,更是我们的未来,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诠释和生动实践。

  有理念,更有行动。

2020年,《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出台,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有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行动计划提出将严格保护与科学修复相结合,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2021年,国家林草局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手册》,指导各省区有序开展种苗培育、良种选育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工作。

2022年6月1日,中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就红树林保护专门设置了多个条款,明确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

…………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全球红树林面积大量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红树林面积已从2001年的2.2万公顷恢复到2022年的2.7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广东湛江红树林被国际湿地专家称为世界湿地恢复的成功范例,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栖息着150多种鸟类、240多种水生动物和近400种水生物,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红树林之美,成为美丽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多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成绩的背后,是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的可借鉴路径与经验。

红树林守护海洋,我们守护红树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之义。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蔡纯琳

视 觉丨陈腾

校 对丨刘禛 孙洁 梁雅琴 娄郝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