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一场春雨的洗礼让北京的天空湛蓝明亮。位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的海棠花也已进入盛花期。4月6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第23届海棠花节正式启动。启动仪式在海棠花溪景区内举办,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周庆生,朝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晓伟,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局长王春增等领导莅临现场。
元大都海棠花节正式启动
每年清明前后,元大都公园内的小月河两岸花开似锦,各色海棠绵延一公里,因此得名“海棠花溪”。海棠花姿潇洒,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唐朝宰相贾耽的《花谱》一书称海棠为“花中神仙”,海棠花还有“国艳”、“花贵妃”、“花尊贵”等美称。大诗人苏轼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更让人遐想联篇。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海棠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为中国著名观赏树种,广泛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海棠除了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还有较好使用和药用价值,例如海棠种仁可食并可制成肥皂,果实经蒸煮后作成蜜饯;又可供药用,有驱风、顺气、舒筋、止痛的功效,并能解酒去痰,煨食止痢;花可为糖制酱的作料,风味很美。
海棠的品种很多,元大都海棠花溪景区内栽植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垂丝海棠、果冻海棠、贴梗海棠等常见海棠品种,还种植了露易莎、春雪、粉屋顶、粉手帕等新优品种海棠,海棠的品种达到了28种。粉红色的垂丝海棠、粉色的西府海棠、淡粉色的果冻海棠、深粉色的绚丽海棠、白色的雪球海棠,白色、粉色、红色的海棠花把元大都公园妆点得异常美丽,红花绿树青溪相映成趣,是与玉渊潭的樱花、植物园的桃花相媲美的京城三大花事。
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李大鹏表示,朝阳区全力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在全市率先推进公园开放管理工作,实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绿色惠民成果。作为试点园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已经在去年下半年率先完成了改造提升工作,对公园围栏进行拆除、并打造特色景观和休憩区域,让更多群众感受城市与美景的无缝融合,体会森林城市和朝阳绿化美化建设的生态福祉。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主任张宏涛介绍,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共有28个品种的海棠树5000余株,是北京市海棠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海棠园。目前,元大都公园作为无界公园建设试点已完成改造且向公众开放,面对群众高涨的游园意愿,公园通过布置静态景观、打造特色打卡点、规划游园引导路线、增派管理人员等措施,分散公园密集人流、保障游客游览安全。
芳菲四溢的活动现场,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沉浸式的游园体验,让大家身临其境去感受海棠之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设置了文明游园体验活动,由北京文明游园公益形象大使“文小明”、“游小园”带领公众进行文明游园,感受春日气息。它们活泼可爱的形象也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主动加入到文明游园活动中。
居民张女士在公园内游览了近两个小时,手机拍摄了100多张照片。张女士说,自己每年春天都会来元大都欣赏海棠花,今年公园改造以后进出园区更方便了,几处景观布置与院内海棠美景相映成趣,两个“游园大使”也非常具有亲和力,让人感到惊喜。“打算趁花期还没过,叫上朋友们再来逛一逛。”
朝阳区致力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 已实现43处公园开放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绿化建设的惠民成效,让群众切身体验到“公园中的城市”,朝阳区通过建公园、修绿道、拆围栏、连水系等多重举措,逐步实现公园与城市景观融合、河流与湖泊贯通,打通整个城市生态空间。
把“城市建在公园中”,朝阳区持续开展规划建绿、留白增绿等造林绿化工作,用绿色织补公共空间,不断实现生态扩容。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公园绿地148处,构建了“大、中、小、微”四级公园体系。有序推动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充分利用零散地块、道路两旁、第五立面等绿化空间,宜绿则绿、见缝插绿、垂直增绿,全区城市绿地面积1.6万公顷,公园绿地面积6400公顷,均居全市第一,初步形成“两环六楔、五河十园、多廊交织”的绿色空间格局。
已建成绿道270公里,串联多种生活空间。朝阳区依托绿道建设,串联起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各类生态空间,形成衔接区域、串联城乡、覆盖社区的绿道网络。“亲水”绿道、“野趣”绿道、“繁华”绿道、“国际”绿道、“森林”绿道、“文化”绿道等不同类型绿道的建设实现了“一条绿道观朝阳”。
目前,朝阳区已建成绿道270公里。其中,北部绿道总长约130.8公里。2021年,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至望京9.5公里绿道建成,串联起奥森公园、仰山公园、北小河公园、望和公园等多处公园绿地和林地。2022年,从望京到朝阳公园的25.5公里绿道也初步建成,实现共约111.8公里绿道、滨水绿廊和慢行系统的连通,为市民营造“活力朝阳、乐享运动”的绿道系统。未来,全区将实现415公里绿道相互连通,用滨水步道、通航河道把“五河十园”绿色空间相连成片,让人们行有花香、驻有小景、闲有泛舟、品有文化。
已实现43处公园开放管理,打造“无界公园”生态空间。朝阳区构建“全民共享、全时开放、全域连通”的公园开放格局,不断营造生态友好的城市空间,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朝阳区已实现43处公园开放管理,拆除公园围栏36300余延米,打破公园与相邻绿地的阻隔,加强公园与城市的生态连接。下一步,朝阳区计划再开放25个公园,开放比例超80%,总面积2100公顷,推动实现步行10分钟可进入的无界公园。
蓝绿交织融合,推动建设高品质公共空间。公园城市建设是整体性的生态环境建设。绿道不光要建起来,还要连通起来,提升整体性、可达性。朝阳区推动高品质的滨水绿道和公共空间建设,通过连通主要河道两岸的绿道,推动滨水步道、通航河道与绿地空间的相连相融,构建以绿为基、蓝绿交织、无界融合的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让市民能经绿道来河边,欣赏水绿相融“无处不公园”的美景。
朝阳区探索“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的新模式,政企合作,形成了“水-绿化-建筑”的无缝衔接,在亮马河沿线打造了80万平方米的滨河公园。滨河绿道上,人们惬意地散步、奔跑,在繁华城市里感受到了久违的田园牧歌。预计今年5月,东三环路桥下的滨水绿道将正式贯通,亮马河“一河二湖”连通,18公里滨水绿道实现“横向串联,纵向通达”。
亮马河、通惠河、萧太后河、坝河、清河等多条大河,均横穿朝阳区。近年来,朝阳区不断在河流沿线开展绿化,打造一条条水绿相融的景观廊道。
推动高品质的滨水绿道和公共空间建设,朝阳区正在构建以绿为基、蓝绿交织、无界融合的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
(图片由朝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