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夏:生态修复让灵山复绿“重生”

来源:新华网
2023-04-02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武汉4月2日电 题:武汉江夏:生态修复让灵山复绿“重生”

新华社记者熊翔鹤

飞瀑奔腾而下,落入翡翠蓝湖;岸边铺青叠翠,鲜花次第盛放;小路蜿蜒,远山如黛……春雨初霁,来到武汉市江夏区的灵山,一幅灵秀春光图徐徐打开。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座满目疮痍、尘土飞扬的废弃矿山。

20世纪,灵山由于石材质量好远近闻名,几十家采石场把山体炸得千疮百孔。“小时候每当放炮炸山,房子都在‘颤抖’,附近的树叶上落满厚厚的粉尘。路面高低不平,大坑连着小坑。”1982年出生的商路林是灵山附近的村民,从他记事起,采石场就在山里轰鸣。

“环境越来越差,又没有发展的希望,年轻人怎么会愿意待在矿山里。”商路林刚成年时,在采石场开过铲车,后来选择离乡外出。大面积山体滑塌、矿坑深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灵山,渐渐成了记忆中灰蒙蒙的影子。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被重视,为了让灵山重新灵动起来,江夏区政府开始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2014年,灵山周边20多家采石场关停。2019年,灵山矿区作为武汉市首例复垦利用的先行试点开工建设。

“高峰期园内有800多名工人、上百辆工程车,都扑在生态复绿的项目上。”武汉市江夏矿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张纯洁介绍,山顶路难行,施工人员就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红枫、金桂等乔木抬上山顶,给废弃矿山穿上“绿衣”。还采用挂网喷播和山体锚固技术,将混合有种子、肥料、水等的泥质土壤喷射到山体上,让坡面能长出绿色植物,以提高山体的稳定性。

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规划也被提上日程。“听说灵山要‘重生’了,我们那一批同龄人都回来了。”商路林说,他承包了灵山景区的绿化项目,带领村民们种树、植草、栽花。灵山逐渐绿树成荫、青草葱郁。

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治理,2021年12月,灵山项目一期约700亩治理工程全部竣工。今年3月底,灵山“矿花苑”景区开园试运营,嶙峋崖壁边,油菜花海满目金黄,桃花、樱花开得绚烂,游客纷至沓来。除了“矿花苑”,“矿山苑”“矿水苑”“矿居苑”“矿乡苑”等正在建设,以“矿”为核心的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逐渐成形。

“从没想到灵山有一天能变得这么好看,在这里工作很享受,还能赚点钱补贴家用。”56岁的吴慎芳在景区从事保洁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景区周边,不少村民正计划着农家乐、采摘园、民宿等生意。

“将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灵山美起来,村民富起来,这样的日子才有希望、才有奔头。”商路林展望道。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