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生态蓝图,追梦“诗与远方”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3-30 16:53
2023-03-30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永州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之一

一江碧水,永州风景美如画

湘江源头,风景如画。享有“天然氧吧”之称的湘江之源,令人心旷神怡。一望无际的永州城区潇湘平湖碧水清澈,一群群白鹭展翅翱翔栖息于此,引人入胜。这就是湖南省永州市近来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实践。

湘江源头位于永州市蓝山县湘江源瑶族乡,这里四面皆山、茂林修竹、幽深静谧,多股山泉从苍莽的原始森林中汩汩流出……

绿色是永州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永州最大的优势。2021年,永州持续保持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全域创成“中国天然氧吧”。2022年,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评比中,永州市位居第12,连续4年保持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到65.53%,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生态美丽画卷展现在潇湘大地……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立市、旅游强市”为目标,坚定扛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巩固和厚植了绿色生态优势,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谱写了永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永州人民最根本的遵循、最深刻的共识、最生动的实践。

源头之城,尽显源头之责。湘江源头在永州,境内湘江河段长515公里,占湘江总长度的54.32%。永州素有“锦绣潇湘”的美誉,拥有“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森林城市”等多块“国字号”生态招牌。“永州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生态。坚守、扛牢守护好湘江源一江碧水。”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去年12月,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生态环境警示片共反馈全市的119个问题已整改完成98个;历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工作转办该市信访件1081件,已办结1079件,办结率99.81%。“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用心呵护永州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是永州市委、市政府以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保护好大自然的恩赐,扛牢保护湘江源头政治责任,建设好湘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在第51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市委书记朱洪武,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爱林联合发表的《奋力书写永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一文,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形成了一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体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永州描绘了蓝图。为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牢记于心、贯穿于行、落实于细。市委书记朱洪武身先士卒、亲临其境,多次深入各县、区及名胜风景区进行调研,特别在小黄江源调研中,他俯下身子,双手捧着清澈甘甜的源头活水,满怀激情地对市、县相关负责同志说:“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永州阳明山风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永州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编制永州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促全市域全方位深入推进,探索走出了一条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召开多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和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新提升。同时,积极配合做好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更多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为改善环境质量和整改突出问题,永州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勇于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生态底色上擘画“美丽永州”蓝图,在青山绿水间追梦“诗与远方”。在保护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创建“无废城市”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烟雨潇湘”生态品牌一角

“河水清澈,环境优美,步道蜿蜒……”住在冷水滩城区的居民们每当漫步在湘江河畔时,常常感叹:没想到在滨江公园旁还能看到这番水清岸绿景象!

聚焦精准谋划,构建发展蓝图。在永州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厚植生态优势、深化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发展,打造‘烟雨潇湘’生态品牌,“保护好湘江源头、守护好一江碧水”成为会议讨论热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成为会议主旋律。聘请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等为技术支撑单位进行规划编制,先后出台了《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永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定》,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风险,筑牢了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为优化环境空间布局,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成了《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和“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使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4434.83平方公里,科学划定市县级保护区21个。近三年来共投入资金1.13亿元,关闭搬迁企业23家。在全省率先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全市消除饮水安全隐患684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52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在全省率先推行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双河长制”,市级河长巡河28人次,牵头解决36个涉河涉水突出问题,带动各级河长巡河履职。“鱼人节”、“保护湘江母亲河、擦亮永州生态名片”等宣传活动深入人心。永州“双河长制”治水模式被央媒推介和水利部推广,荣获全省第三批生态文明改革创新示范。

“永州生态环境好,山青水秀!让我们确实领略到这里的美丽风光,真是名不虚传啊。”这是许多游客发自心底的赞叹!

初春的零陵蘋岛,阳光灿烂、高洁幽静,古木参天,游人如织。来自桂林、长沙等地的游客都深深被这里的美丽风景所吸引。蘋岛位于潇、湘二水交汇处,是潇水下游之终,也是湘江中游之始。湖南的雅称“潇湘”一词即源于此。

永州市还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全过程。先后出台了《永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关于大力推进美丽永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永州区域内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分级分类规范化管理制度》等政策,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专题部署。

生态筑底,绿色赋能。永州市在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跃升的基础上,构建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创造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的生态环境质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永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所释放的优越条件,将成为永州人民生产、生活的强大动力,永州的明天更美好!(文/图 林晓华 钟伟民 谭宗佑)(来源:信阳新闻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