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公益行动“南京礼物2028”第四季揭晓

城市文化公益行动“南京礼物2028”第四季揭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3-10 16: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南京是什么?

一千人南京人心中,或许有一千个答案。

但每个人都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在不知不觉地重新发现南京,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的确,一座城市的精神必然是滚滚东流的“活水”,不断澎湃着时代的最强音,也在带动着整座城市同频共振。

10年,100件“南京礼物”

南京建城于公元前472年,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算下来,2028年南京将迎来建城2500周年。

为献礼南京建城2500年,南京市文投集团旗下南京金陵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南京创意文化设计中心共同发起了城市文化传承发展公益活动——“南京礼物2028”。

“南京礼物”,是南京人为南京城准备的一份生日厚礼。

从2019年起,每年为南京寻觅10件“南京礼物”,持续十年,到2028年,累计奉献100件。

这100件礼物,根植城市文化,引领价值导向,倡导开放共享,具备生长力量。而这一次横跨十年的城市文化公益行动,正在用十年时间保护、传承、发展南京历史文化,孵化、培育100个南京文化新品牌。

回顾前三季,“世界文学之都”、复刻重刊的《十竹斋笺谱》、青奥艺术灯会、《南京传》、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南京文学艺术奖等10件“南京礼物”经举荐、评审后最终确定,成为了献礼南京建城2500年的首批礼物;《南京学研究》、重启的青春文学奖、“1420:从南京到北京”特展、焕新建设的大华大戏院、 “夜之金陵”品牌等10件“南京礼物”成为了第二季的代表;南京文学客厅、梅花奖“花开”南京、“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成就展、城墙博物馆、《南京百年文学史》等10件“南京礼物”荣耀第三季名单。

三季以来,“南京礼物2028”以举办城市微展、公益论坛、2028我的愿景校园等公益活动为形式,持续推进成果共享,与城市同频生长。

时代价值和生长的力量

从形式上看,“南京礼物2028”是不限的,可以是一个称号、一栋建筑、一个空间、一个活动,甚至一道美食亦或一本书。但有一点,也是活动发起方所格外看重的,就是无论是“南京礼物2028”或“南京面孔”,要面向未来,具有“生长的力量”。于是,这就给看似“宽泛”的礼物选拔,定下了高规格的评判标准。

整个选拔机制有两轮,第一轮是举荐提名制,通过自荐和推荐,由社会团体、机构组织、院校企业等以举荐团名义举荐,主办单位同时接受公众以个人名义举荐。第二轮则是采取专家评审制。由主办单位邀请各方代表性人士组成评委团,根据条件进行评审。

专家评审团成员由文化领域、教育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产业领域、传媒领域等各界不同年龄阶层领军人组成,按照五大标准进行评判:一是文化性,根植南京城市文化;二是引领性,具有引领性的价值观导向;三是创造性,新鲜有趣,具有创造性的活力;四是共享性,能够让更多市民一起分享、受益,获得满足;五是持续性,面向未来,接续奋进,具有生长的力量。

正如评审团专家,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谷平所言,“南京礼物2028”的评选意义深远,将对南京文化古都的建设起到持续性作用,是南京国际影响力的一种长期积累。

事实也确实如此,曾参加过“南京礼物2028”第一季颁奖仪式的青年学子代表南京市外国语学校学生会主席王舒逸表示,“南京礼物2028”的评选在学校引发了强烈反响,南京外国语学校同期发起了相关主题活动,利用校友平台,联动在外的留学生共同宣传南京。而南外学子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对较高,“出国在外的留学生们,可以说都是南京的‘形象大使’,都愿意自发的将南京的文化名片,交到海外更多人的手中。”

迭代更新的南京“城市基因库”

进入到第四季,礼物的选拔在之前的标准基础上,围绕南京的城市建设定位——有文化厚度、有创新高度、有生活温度、有风景气度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示范引领城市,去增加选拔的参考维度。

于是,“文都时空”文学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杂技《奋斗者——绳技蹬人》、南京宪法公园、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小西湖城市更新项目获亚太遗产奖、“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南京荣获“书店之都”称号、新十年新南京“宁”的新名片、“舒心抗疫,共守美好”心理援助公益活动,跃然于新一季的“礼物”名单之上。

比如,礼物“‘文都时空’文学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它作为文学之都空间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创新高度的彰显。据了解,该可视化平台不仅深度挖掘南京文学历史资源,依托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及互联网技术,而且对南京文学、历史、文化及城市资源进行分析展示,建立了一个历史时空框架下、以数据发现为驱动的南京文学历史文化共生知识网络。通过建立文学空间数据系统,以数字技术、路线策划、交互锚点等建立“城市文学场所网络”搭建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对接GIS地图平台、设计可视化文学空间信息,展现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底蕴,提升“文学之都”国际影响力。

再如,礼物“南京长江文化国际雕塑艺术邀请展”,它是城市文化保护再发展的体现。该展览围绕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两年周时间节点,以公共艺术为语言突出呈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成果。展览邀请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实地感受南京城市文化独特内涵和长江南京段丰富的自然及历史文化资源,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公众网络投票,遴选出10位艺术家作品落成在南京市建邺区滨江风光带,推动长江文化与创意设计的融合发展,实现南京段长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做出南京贡献。

向外界传达一种有血有肉、更加鲜活的南京城市形象,长期来看,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这样的理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人。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根本意义在于更好地发展,“南京礼物2028”正成为这样一个不断迭代更新的南京“城市基因库”,成为赋能南京形象的“最强阵”。 (图片由彭渝鉴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