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让竹编工艺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

2023年2月23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赤水竹编成功入选“工艺美术类”。杨昌芹说,她将继续努力,把“赤水竹编”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让其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让竹编工艺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23-03-07 11: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多彩贵州网 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程曦 李思瑾)3月5日晚,在2023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首场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第六代传承人杨昌芹拎“包”赴会。

杨昌芹拎的这个“包”很特别,不是大品牌,也没有昂贵的材质。但是,它是纯手工制作,每一个包都是独特的存在。

“这是手提竹编包,用我们当地的竹子自己编的,原材料来自贵州赤水,手工艺出自赤水的竹编女工。”指着别致的竹编包,杨昌芹向记者娓娓道来。

赤水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有20万人从事与竹相关的产业活动。

作为赤水河畔的“竹编姑娘”,杨昌芹与竹为伴十余载,在传承好“赤水竹编”这门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她将竹编产业从一个小加工作坊发展到公司化运营,并依托该产业,带动了周边3000名乡亲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3年2月23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赤水竹编成功入选“工艺美术类”。

“将传统竹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才能使竹编产品被更多人接受喜爱,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赤水竹编工艺得到更好地传承。”在传承的过程中,杨昌芹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审美之间找到平衡,让传统文化“老树开新花”。

传承竹编技艺,造福一方百姓。杨昌芹说,她将继续努力,把“赤水竹编”这门传统手工技艺发扬光大,让其在乡村振兴上展现更大作为。

(程曦 李思瑾)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