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顾问业务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报告进一步建议,在收费模式、科技应用等方面应鼓励更多创新举措,更好的解决投资顾问与客户利益一致性的问题。

投资顾问业务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 2023-03-06 18: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6日电(记者 宋平)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在京召开“投资顾问业务创新与合规发展”研讨会,并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了《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研究报告。

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执行理事长胡滨主持,李扬理事长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陈春艳秘书长分别致辞,来自中欧基金、富达国际、蚂蚁集团、工商银行、中信证券、财通证券等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并做精彩发言。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秘书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代表课题组发布《投顾业务的全球实践与中国展望》研究报告。报告从全球投资顾问业务发展视角出发,分析借鉴国外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经验,并提出中国投资顾问业务发展的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报告指出,大部分已展业的试点机构都推出了相应的投顾品牌,以线上渠道为个人客户提供低门槛产品和服务,体现了财富管理的普惠性趋势。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至今共有60家机构获得了试点资格,其中54家试点机构已经展业,涉及440万个账户,95%为小微户(10万元以下),管理规模近1200亿元。其资产配置结构为:33%为混合基金,31%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和货币基金分配分别为10个百分点,客群呈现较为明显的中等风险偏好特征。

报告指出,海外市场投资顾问业务的服务和收费模式对国内投顾行业有很好的启示。美国的投顾服务在居民财富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个人客户中的渗透率高达11.88%;除资产管理业务外,财务规划、养老金咨询等各类投资咨询服务也十分丰富;复杂的收费模式和薪酬体系设计,使投顾机构与客户利益保持一致。在欧洲,英国的投顾服务最为发达和完善,客户通过投资顾问购买基金的比例近90%,远高于其他渠道;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禁止投资顾问向产品提供商收取佣金,只能从客户端收取服务费。在日本,近年来投资咨询服务发展明显,且投顾客户正在从单一个人客户向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转移;收费模式也非常多样,赋予了客户更多选择空间。从投资资产类型上看,美欧的投资资产类型非常丰富,在股票、债券、衍生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创新性金融产品等大类下有众多细分产品类型供选择,还会注重全球化资产配置,为客户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投资组合配置。

在借鉴国外投顾经验及总结国内基金投顾试点的基础上,报告建议国内投顾行业发展应进一步推动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的转变,以客户利益为优先,做好客户投资全流程的陪伴服务。鼓励更多类型的机构参与投顾业务,证券公司、商业银行、基金公司、第三方销售机构等各机构均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匹配细分领域客户需求及其对应的商业模式,让消费者能便捷地获得优质基金投顾服务,真正践行普惠金融,推动共同富裕。同时,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助力投顾业务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发展,实现更精准的客户洞察,提供更极致的服务体验。

报告建议,应推动更多机构参与投顾业务试点,扩大投顾试点范围。引入更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销售机构等机构,推动尚未展业的银行开展业务,实践“销售平台+基金投顾”的合作模式。同时,逐步拓宽投顾产品资产类型和类别,推行全球化资产投资,满足多类资产配置需求。报告进一步建议,在收费模式、科技应用等方面应鼓励更多创新举措,更好的解决投资顾问与客户利益一致性的问题。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