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为支撑!北斗导航赋能“中国春耕”

以科技为支撑!北斗导航赋能“中国春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2-24 10: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保春耕。

有人认为,2022年号称“科技春耕”元年!那么,2023年,将会迎来科技春耕大爆发!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2023年农业生产面临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较高、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大等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底线思维、需求导向,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不断渗透到“三农”发展全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提升,科技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驱动力。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突出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农业现代化的第一驱动力。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才能让农业产业强起来。

前几天,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强调紧盯不放抓好春管春耕,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重点要发挥科技创新与应用。

下好“先手棋”,确保粮食生产开局稳,各地区各部门及早谋划全年粮食生产,抓实各项保障措施,不断地加码科技支撑。

众所周知,增产增收,技术是关键。当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24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油菜移栽机等过去的短板机具成功量产。天上飞,地上跑,越来越多高科技农机装备驻扎田间,中国农民“会种地”变身“慧种地”的能手。

如今,“慧”种田时代,一幅别样的“春耕图景”正徐徐展开。尤其,在新疆、东北等农业主产区的广袤田间,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正在成为农户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在新疆伊犁,一位奋战春耕的棉农谈到,拖拉机安装了博创联动的自动驾驶系统,导航系统设定好之后,农机就开始按照规划路线自动驾驶。今年春耕,既因为有了自动驾驶,省工又省力。以前每天只能播几十亩地,现在轻轻松松一百多亩地,干活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播得特别好,没有宽窄行,有的地块可以多播两三行,不仅质量好,而且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谈及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很多农户对其高质高效、节约成本的优异表现赞不绝口。以往高标准作业质量对驾驶人员技术要求很高,通过使用博创联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无需熟练驾驶员即可完成高精度作业。除此之外,智能系统取代了人工控制使得作业的一致性大幅度提升,插秧有序、深浅一致,田间的通风、透光性好,进一步提高了插秧质量,为增收增产夯实了基础。效率的提升和人工成本的节省,也为农场节约了大量的开支。

拿新疆阿克苏为例。750万亩棉花的机械化应用率已达98%,当地安装的博创联动自动驾驶系统已覆盖棉花的耕-种-管-收全流程,精准作业、高效节本、创产增收,让棉农靠着智能化的“神器”真正“躺平”了赚钱。

截至目前,博创联动自动驾驶系统已在国内 20 多个省市投入应用,助力中国农民数字化转型。自2014年开始,“智能农机头部企业”博创联动从农业机械智能控制、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及农业物联网技术入手,从耕种到收获,为农业从业者提供全维度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目前,博创联动已经形成了智能农机、数字农业平台、智慧农业解决方案等3大主力产品线,完成了农业生产全链条的落地应用,以智能农机引领农业产业变革,构建智慧农业生态,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在政策+科技双驱轮助推下,无人驾驶农机成为种田趋势,其轻轻松松即可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准化、自动化控制,让「传统农业」进一步向「智慧农业」转变,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图片由南风授权提供)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