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兼香白酒价值之选 郎酒兼香成为大众喜爱产品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2-23 10:26
2023-02-23 10:2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品酌白酒,香型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因不同地域、不同原料、不同工艺成就了不同的酒体风味,而符合消费者多元化口感需求的兼香型白酒也在其中独树一帜。

01

何为兼香

01

兼香型白酒又称复香型、混合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主体香型,独特的生产工艺融合酿制和勾调而成。兼具一酒多香风味特征的白酒。

目前,兼香型白酒主要以浓酱兼香为代表。

02

郎酒兼香

02

郎酒兼香技艺不是凭空而来,它是几代郎酒人传承典范、勇于开拓、顺应时代的智慧结晶。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用3句话去总结郎酒兼香,它是兼香工艺的开创者、兼香香型的代表者、国家标准的制定者。

兼香工艺的开创者

70年代初,老一辈郎酒人将传统酱香多轮次发酵工艺与浓香混蒸混烧工艺结合一步法”酸制技艺,酿制出“浓头酱尾”风格的酒体,奠定了郎酒兼香的风味基础。这种全新风味的白酒,命名为“郎泉酒”。“郎泉酒”的生产,在中国酒林中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新的香型。

兼香香型的代表者

1979年,全国评酒会上,首次提出了“兼香型”的概念。

1983年,白酒风格学术研讨会上,浓酱兼香型白酒香型被正式确立,郎泉酒成为该香型代表产品。

1984年,获中商部“优质酒”称号。

1985年,获中商部“银爵奖”。

以郎泉酒为代表的浓酱兼香型白酒,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开启了郎酒兼香产品化、市场化的篇章。

国家标准的制定者

兼香型白酒种类繁多,目前,只有浓酱兼香建立了国家标准。郎酒作为主要单位,制定了GB/T10781.8《浓酱兼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引导了兼香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浓酱兼香型白酒已成长成为仅次于浓、酱、清之后的主流香型。

03

典范创新

03

回顾兼香技艺发展历程,从“一步法”的开创,到“两步法”成就的典范引领,到核心专利造就的行业领先,再到全链条工艺技术体系构建的发展进阶之路,郎酒人始终在追求品质的根本上,持续突破和不断超越。

核心专利造就行业第一

一瓶酒的内核,是数以百计的技术要点支撑。从2010年开始,郎酒在制曲、发酵、蒸馏、陈酿、勾调等核心工艺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其中的三个首创工艺技术,组成了专利的核心。

各工艺环节及先进技术成果的有机融合,解决了传统白酒饮用场景受限、饮用方式单一、加冰加水混浊等行业难题,经过全面归纳总结,确定了112个关键工艺控制点,最终形成了科学严谨的《浓酱兼香型白酒的生产方法》发明专利,获“四川省专利特等奖”,是白酒行业中第一个专利特等奖,也是目前唯一的专利特等奖。

硬核技术构建工艺体系

近年来,郎酒兼香持续聚焦酿酒微生态、白酒风味筛选、感官品评科学等关键领域研究,在酿酒、贮存、勾调三大技艺取得重大突破。

在此阶段,随着发展历程中各项关键技术持续突破创新,并通过技术提炼、总结,《浓酱兼香型白酒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行业最高奖“2021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进一步推动了工艺技术、产品品质、市场销量持续高速的发展。

同年郎酒兼香产品“郎牌特曲·黑马特”获中国酒业协会青酌奖

郎酒兼香技艺的融合创新达到新的高度,进入技术体系化的新时代,构建起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田间地头到消费餐桌全生产链的工艺技术体系。

融而不同成就独特兼香

郎酒的兼香是一种工艺特殊、风味独特的全新香型品类,并非简单的浓香加酱香,而是在两大产区、两大香型的基础条件之上,从粮食源头开始,再到生态、技艺、风味等进行全方位的工艺融合和系统创新的产物。

04

郎牌特曲-兼香白酒价值之选

  04

郎酒兼香从国家名酒基因中孕育,从传统工艺中拓展,从融合创新中壮大,走出了一条技艺独特、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取浓香之醇、酱香之雅,承接郎酒兼香的技艺传承与品质创新,依托独创的浓酱兼香型白酒专利技术,郎牌特曲T系列全面升级兼香,包装时尚焕新, 携郎牌特曲鉴赏系列、福马系列,一同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浓酱兼香品质体验。

未来,郎牌特曲将继续依托自身优势,做兼香白酒价值之选,让消费者感受到郎酒兼香的品质魅力,助力打造郎酒第二增长极,让郎酒兼香成为大众喜爱产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