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丨春回大地 茶园里的“数字产业”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2-21 10:43
2023-02-21 10: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数字化是科技赋能茶业最有力的体现。

茶业作为武夷山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性产业。但武夷山14.8万亩的茶山面积资源与不断高涨的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更大的产出,成为了武夷山茶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眼下,数字信息技术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助力茶业提质增效,例如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全面、直观地采集和展示茶园生态环境数据,实现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全产业链数据的智能采集、科学分析、全程溯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等。

2022年,福建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中出现了一名“新成员”。武夷山岩茶世家茶业有限公司是武夷山市唯一入选的省级物联网应用茶叶基地,旗下武夷九龙窠茶业省级物联网应用基地通过与深圳市云上观展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物联网大数据产业平台,对茶企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升级,成为茶产业数字化提升的示范单位。

茶园管理好才有好茶青,这是制作好茶的基本条件。采摘过后及时做好茶园抚育工作,对加快恢复树体,培壮树势,夺取茶叶优质高产至关重要。

九龙窠茶业省级物联网应用基地项目在旗下武夷正岩产区内的山场进行选址,通过物联网智慧杆安装,对种植端数据进行采集。智慧杆安装完毕后全部联网,数据上传到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武夷九龙窠微信小程序、云上观展ERP、云上观展大数据平台进行展示。

武夷九龙窠茶业大数据运营服务平台搭建完成后,可实现茶叶核心产区的远景可视化、环境气候可视化、生态环境负氧离子展示、茶叶病虫害分析预警、重要加工工艺数字化采集等功能。

1

实时了解当下的环境情况,如空气环境、土壤水质等,以及茶叶的生长情况,将其汇总统计出来,以供科学化的分析,以及掌控茶叶种植和培育。依据采集到的数据,茶农们就能随时了解哪里需要灌溉,哪里需要施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进行灌溉和施肥,不仅提高了效率,又能更科学化地实施茶叶种植。

通过以上数字技术驱动茶叶种植,在减少人力物力的情况下使茶树达到鲜叶肥厚、内涵物充足的最佳生长效果。在武夷正岩产区,不管是坑、涧、窠、洞、岩、峰,都能扬长补短,做出高品质好岩茶。

武夷九龙窠茶业省级物联网应用基地通过数字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生态种植、推广应用智慧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促进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更增加了武夷岩茶的品牌价值。形成从茶山到茶杯的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打造茶产业数字化提升的示范单位,从而为推动武夷岩茶产业的科学高效发展贡献力量。

1

至此,一座茶叶数字平台完成了搭建,数字技术让种植更精细规范,让茶行业的长久发展有动力、有底气。通过这些变化,大大促进产业兴旺和茶农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