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丁阳光 通讯员 王伟 贾红卫)“太昊陵朝祖会”前夕,周口市淮阳区伏羲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群众的欢笑声、叫卖声等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曲美妙的千年庙会交响曲。
活动现场(资料图)
据悉,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将于2月21日至3月24日在周口市淮阳区举行。本次展演是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37个省级节庆活动之一,活动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周口市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周口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阳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展演始办于2010年,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现如今,随着展演规模不断扩大,展演内容不断丰富,节目层次和活动组织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非遗展演(资料图)
据悉,此次以“逛千年庙会、赏非遗展演、游羲皇故都”为主题,本届展演活动主要包括动态展演、静态展示、民俗文化队伍巡演三项内容。其中,动态展演邀请青海、四川、浙江等12个省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六场展演,内容以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为主,展演项目数为历史最高。土族的“安昭”舞、蒙古族的“潮尔道”歌唱、壮族“打扁担”舞蹈、彝族“跳菜”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舞蹈等演绎形式悉数亮相。
非遗展演(资料图)
静态展示即“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非遗工坊成果展”。届时将精心遴选提供就业岗位较多、带动脱贫成效显著、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有力、契合百姓生活紧密需求的26家非遗工坊参展,集中展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果成效。参展项目包括2022年度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中涉及的工坊和项目,参展产品涵盖赛山玉莲茶、潢川空心贡面、沈丘顾家馍、逍遥镇胡辣汤等传统美食,淮阳芦苇画、鲁山花瓷、周庄香包、泥泥狗、布老虎等手工艺品,段氏传统手工布鞋、老粗布等布艺产品等多个品类。
民俗文化队伍以巡演活动为契机,通过海选、复赛、半决赛、总决赛层层挖掘出当地表演人才,组织多支民间项目演出队伍轮流在广场、公园等地表演,巡演活动贯穿庙会始终,并与游客互动。
据周口市淮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将为百万游客准备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今后,淮阳区也会进一步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品牌,积极推动淮阳非遗展演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文化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文章关键词:非遗,展演,庙会,文旅责编:金江涛
近日,滑县道口镇卫河路小学开展“弘扬滑洲文化 点亮多彩人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同学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滑县道口古镇火神庙会,访问文化传人,了解古镇文化,观赏庙会玩艺儿,学习多种技艺,积极参与到热闹非凡的庙会玩艺儿表演之中。用相机抓拍玩玩艺儿中精彩的一幕,用笔记录古镇文化发展的历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同时,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热爱家乡,做滑洲文化小传人。
从豫剧晋京展演看“豫剧现象”
《清风亭上》《程婴救孤》《三上轿》《黄金婵》《春满梨园—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由河南豫剧院二团、西安市豫剧团联合演出的“大戏看北京——豫剧晋京展演周”,将于3月16日至20日与首都观众见面。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 河南非遗组团精彩亮相
2月1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在陕西榆林同步举办开幕式、非遗大集、非遗论坛等活动。
河南安阳殷都古庙会 传承千年非遗“抬阁”安阳市公安局殷都分局完成曲沟庙会执勤任务
2月18日(正月二十八),安阳市殷都区举行曲沟二八庙会出阁仪式。此次活动是为了将抬阁这一民间传统文化申请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1500米老街200多项非遗,河南有哪些快来瞅瞅!
(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