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慢火车”,百姓的“致富车”

2023-02-10 16: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3年2月3日,贵州汇川,菜农在5630次“慢火车”的“带货车厢”内整理蔬菜。元宵节将至,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川黔铁路沿线村民将种植的蔬菜和农特产品通过5630次“慢火车”带到遵义市桐梓县城集市售卖,供应节日市场所需,“慢火车”内设置的“带货车厢”和往常相比更加繁忙。

5630次“慢火车”,是名副其实的公益小慢车。途径娄山关、红花园、桐梓等23个站点,单程运行7小时54分,平均时速不到50公里。从1993年开行至今,它在蜿蜒曲折的川黔线上站站停,是川黔铁路仅存的一趟旅客列车,最低票价6元人民币。它方便了沿线当地百姓出行,解决他们果蔬、特产的销售,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带动了脱贫致富,是当地村民出行、做生意的重要交通工具。

“慢火车”不仅体现票价便宜,更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大山深处和偏远山区群众来说,养殖加工的农副产品可能是唯一的经济来源。山里的山货特产通过“慢火车”寻到了销售门路,成为人民脱贫致富的“抢手货”。穿梭在山区和民族居住区的“慢火车”让无数寒门学子圆了求学梦,成为孩子们成长发展的阶梯。一列列穿行在偏远山区的“慢火车”,让去城里卖货的老乡、去外地求学的学生、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的务工人员,都在“慢火车”上收获了稳稳的幸福,低廉的车票让他们节省了不少开支,也让他们换回了“金山银山”。

“公益服务”始终是“慢火车”不变的底色。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春运的多层次需求,春运期间,铁路部门精心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农民工集中地区普速客车,为偏远地区的人们出行带来便捷和温馨。“慢火车”的开行,是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生活及区域发展的需求,是沿线群众的“交通车”“求学车”、奔向美好生活的“致富车”。“慢火车”所经停的车站和乘降所很多都位于村落边或是山间,饱含着民生情怀,承载着山区群众的希望,见证了沿线百姓生活的巨变。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铁路部门在高铁时代持续开行81对“慢火车”,从春寒料峭到天寒地冻,多少铁路人坚守在一趟趟“慢火车”上,坚守在一个个偏远小站里,用青春守护万千旅客的旅途,用实际行动彰显“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文/苏纪云、图/王磊)

【推广】说明:以上内容为广告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