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春节以来,铁路春运客流持续回升,1月22日至2月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2亿人次,同比增加3351万人次,增长48.7%,日均发送旅客931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春运同期的90%,其中1月26日至2月1日旅客发送量连续7天超千万人次,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中国青年报2月3日)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春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铁路部门不断加强铁路装备和技术现代化,保障广大旅客春运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努力让广大旅客体验更美好,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
科技”为春运点上“智慧之光”。今年大年初六广州南站的到达旅客43.05万人,接近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但广州南站运转平稳有序,得益于广铁集团调度所这个智慧大脑中枢精确到分秒对每趟车的行车调度,得益于广州智慧交通系统动态调集市政交通精准对接广州南站每一小时内的下车人数。广铁集团调度所每天可以调度2500余列动车组列车,智慧交通系统在高峰期时10分钟内可以疏解25000名旅客,铁路部门的“科技”正在为春运点上“智慧之光”。这是铁路部门不断加强铁路装备和技术现代化的缩影,是不断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科技创新案例又一成功典范。
科技便捷旅客春运出行。说到春运出行,12306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APP之一,它也是铁路“智慧交通”科技智能展现的最重要杰作之一。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实时票务系统,曾经创下高达1495亿次的高峰日网络点击量,大概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天在12306上点击了100次。相比于天猫“双11”,12306系统面临的基本是“天天‘双11’”。12306的系统架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是铁路科技创新的体现,但其更闪光的是“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铁路部门可以提前预判热门地区的需求,进而动态调增运力。12306根据购票者信息可以判定若有老人购票,可优先寻找下铺,也可以为儿童配置相邻座位便于家长带小孩。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依托下,候补购票、电子车站大屏、线上订餐、电子临时身份证等人性化功能广泛运用,服务质量大大提高,用户体验大大改善,旅客出行变得更加舒心惬意。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从追求运行速度到研发更绿色、更智能的动车组,中国铁路不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科技点亮旅途,用智慧赢得欢呼,生动谱写了现代化铁路科技创新发展的壮美蓝图,完美诠释了“科技强国”与“交通强国”深度融合之美。(叶燕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