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国家乡村振兴局组织召开的2022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分类评价会议上,栾川“铁路小镇”受到表扬。同时,这一案例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的第一批“社会帮扶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乡村强则国强,乡村兴则国兴。乡村振兴厚植了发展潜力,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是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关键一环。铁路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对铁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国铁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制定实施铁路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方案,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企业优势,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铿锵步伐。
“铁路小镇”日子越过越红火。2022年,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研究制定了《铁路帮扶北乡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可行性报告》,积极推广“铁路小镇”品牌,投入580万元帮扶资金,支持乡村打造“铁”字号品牌,面向全国招募乡创运营师,引进优质运营团队,调整市场开发、客户定位及村民业态,拓展露营、夜游、研学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探索实践“产业带动型、利益联结型、固资租赁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行返利、利润二次分红、保护价收购等利益分配方式,变“扶持到户”为“效益到户”,让群众长期共享集体经济红利。在铁路的帮扶下,河南省栾川县新南村探索实行“村集体经济统领+农户单独经营”模式,将村民资产嵌入旅游产业链条,助力村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全村526户村民机动车保有量达400多辆。王坪村将列车宾馆和餐厅整租给运营商,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让当地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公益慢火车让发展有温度。“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越织越密,让以往许多不通火车的市县,搭上了高铁发展的时代红利,驶入历史发展的“快车道”。道路通则百业兴。在铁路基础建设的带动下,时空距离开始缩短,资源流动逐渐加快,拉动产业链企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活力。而在高铁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公益性“慢火车”始终如连结乡村和城市的“摆渡人”一般,方便大山深处的人们通勤、求学、就医、购物的出行路,铺就外出务工和产业发展的致富路,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实惠的票价、升级的乘车体验,让乡村的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据悉,十年来,铁路发送脱贫地区旅客8亿人次、货物32.1亿吨,减免费用75.3亿元。
精准帮扶跑出振兴“加速度”。铁路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工作当中,发挥铁路优势,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推进建设、运输、帮扶的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铁力量”。累计向中央和省级定点帮扶地区投入资金9.8亿元,引入帮扶资金5.6亿元。派驻帮扶干部439人,精准实施600余个帮扶项目。定向采购、进站上车、电商带货、建设消费、帮运帮销等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消费帮扶体系的构建,让一批批特色优质农产品,搭乘铁路冷链专列或高铁快运走进繁华都市,铁路运输方式多元化的优势,有效扩大农产品销路。铁路建设网的织密,串联起一座座历史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沛、特色产品优良的城镇,依托铁路经济圈、大动脉的优势,激活偏远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速融通,促使农业、文旅业、物流业等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人民幸福是最暖底色,铁路人的最终奋斗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铁路部门把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最紧迫、最现实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员参与,形成了上下联动,充分发挥铁路企业的优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展示出铁路在乡村振兴中展示出大作为、铁担当。(张建华 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