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戛生态博物馆:让长角苗文化习俗原地原貌保护

梭戛生态博物馆:让长角苗文化习俗原地原貌保护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2-01 14: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毕节市织金县交界处的群山之中,一支不足5000人的苗族支系——箐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箐苗妇女,善用一支木制长角木梳以及亡故祖先的头发拌之以黑麻毛线束成巨大发髻,因装束奇特,形似牛角,他们又被称为“长角苗”。每逢盛会或者特殊的场合,箐苗女子都会精心打扮自己,穿上刺绣和蜡染制作的服装,再用长角木梳将黑麻毛线在头上一拉一捋一绕一捆,每次要花将近半小时将重约3公斤的头发盘成牛角型。

这支具有独特文化的苗族支系,延续着十分古朴的箐苗文化。他们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保留着传统的丧葬和祭祀礼仪,以及别具风格的音乐舞蹈和精美的蜡染刺绣艺术。

1995年,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学会以及挪威博物馆学会对居住在梭戛乡高兴村12个自然村寨的长角苗进行考察论证。1998年,中国和挪威合作的国内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也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成开馆。由此,作为特定群体文化内涵,长角苗的文化习俗得以原地原貌保护。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副馆长唐转珺介绍:“我们这个博物馆有别于传统的博物馆,它由资料信息中心和长角苗社区两部分组成,并不是简单地将民族藏物陈列在建筑里。长角苗聚居的12个寨子都是博物馆,他们现实生活中所传承的生存技艺、生活习俗以及文化信仰等都是博物馆显现和保护的核心。”

除了展示纺织机、织布机、民族服装和乐器外,梭戛生态博物馆还承载着游客参观中心和居民活动场所的功能,并鼓励社区居民将资料信息中心当成自己的家,到资料信息中心开展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音乐舞蹈等文化传承和展示活动,同时积极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管理工作中。

“资料信息中心作为一个信息库,记录和储存着长角苗社区特定文化的信息。包括录音记录下的口碑历史、文字、图片、录像资料、以及文物等。不仅为当地苗族同胞保护和学习自己的文化提供广博的知识资源,而且为外来的参观研究者提供有关长角苗文化的必要信息。”唐转珺补充道。

梭戛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不仅建立了“长角苗文化记忆库”,专家们还收集整理了大量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民族文物,不断充实完善长角苗文化展示内容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他们加强长角苗文化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编辑出版出来。博物馆开馆以来,出版了《长角苗非物质文化遗产》、《梭戛箐苗纪事》、《陇戛寨的变迁》等书籍。

1997年大学刚毕业的罗刚被安排参与博物馆的筹建工作。2013年,他接过馆长的工作。在他看来,当地群众的服饰、语言、音乐,乃至生产劳作方式,都是值得保存的“活态展品”。“文物就像是我们追索前人的梯子,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处,感悟今天。”对于罗刚而言,传承是连接古与今的核心力量。

“生态博物馆的特点之一就是引导村民自主管理,调动他们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热情。”梭戛生态博物馆馆长罗刚说道。

博物馆设计建成时,文化旅游还不在计划之列。“得用长远眼光看问题,以发展带动保护,找到其中的平衡。”听说当地要发展文化旅游,罗刚表示赞成。依托生态博物馆,村落的旅游业也越来越红火。

村民杨二妹常常被游客问及村里是否有热闹的表演活动,受到启发,杨二妹邀请几个姐妹一起组织十多位村民身着盛装排练、表演木鼓舞、芦笙舞、三眼箫......“大家都会表演,还能在家门口挣钱,为啥不做?”杨二妹喜形于色。

从那之后,每来一批游客,杨二妹便组织队员,表演各种节目。表演结束后,不少游客还会买一些当地的绣片、服饰等纪念品。杨二妹寻得商机,凑钱买了台自动织布机做旅游商品,后来她还开店售卖纪念品。

“我们现在还有短视频平台推广,要是我自己忙不过来,就分给其他村民一起做。”如今,杨二妹每月收入过万元。村里又添了3台自动织布机,产品还向更有设计感的文创领域延伸。“还是织布机最吃香,过去靠它生活,现在用它致富!”杨二妹感叹。

为加强长角苗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梭戛生态博物馆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至今共计培训传承人1000余人。

同时,博物馆还结合学校教育进行文化传承。当地陇戛逸夫小学的学生80%都是长角苗,每2周就请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讲一次课。假期或者周末,学生们就直接参与到大人们的文化传承中来,学生们逐渐学会了挑花刺绣和纺纱织布。

另外,当地还成立长角苗民族歌舞表演队,对歌舞文化进行传承。音乐舞蹈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如:2013年长角苗原生态歌舞(《果山果者》)获文化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通过各种民族文化传承措施,长角苗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广大,并和其它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交流。一些传承人制作的长角苗服饰、挑花刺绣等手工制品还被国内外的一些博物馆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但是随着人口增长,箐苗社区住房拥挤、人居环境逐渐脏乱,为了保护博物馆核心区域环境,当地在对箐苗社区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同时,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建设了两个新寨子。

世世代代长居此地的箐苗同胞习惯了就地取材,建造木房、土墙房、石墙房。尽管材质不同,但茅草屋顶却是一致的,需要定期更换。近年来,不少民居被砖混结构代替。在振兴乡村方面,罗刚一直坚持原汁原味地修缮和保护梭戛村落的传统民居。

2017年,通过摸排调查,罗刚发现村里共有10户村民因住惯了老木房,不想直接改建砖混结构,但又缺乏修缮资金,于是他帮助他们申请到传统民居保护经费后,马上联系修缮团队,将其房屋恢复原貌。村民自己也参与修缮工作,没出3个月,修缮工程顺利结束。如今,这10栋木房的状况在村里仍算是好的。

问及未来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发展方向,罗刚表示,“结合博物馆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将餐饮、住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项目由相应的公司来开展经营,同时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将非遗与旅游景区、体育项目、研学游等融合,充分挖掘苗族文化内涵,打造旅游新业态。”

“保持本土特色、完善信息库工作、促进文旅融合仍是博物馆努力的方向。首先,继续坚持梭戛生态博物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加强资料信息中心改造提升,拓展陈列展览手段,抓好文化传承工作,成立梭戛生态博物馆专家工作站,使资料信息中心真正成为一个长角苗文化研究中心。“唐转珺补充道。(记者 程月竹 杨军 编译 王瑾)

原文见1月30日,中国日报国际版14版配图新闻,英文链接:

http://en.chinaculture.org/a/202301/30/WS63d70d61a31057c47ebabb5f_5.html。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