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携新书做客东方甄选:教育应让人保持兴趣 寻找自己的热爱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1-11 10:38
2023-01-11 10: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8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携首部著作《张朝阳的物理课》做客东方甄选,与主播董宇辉、明明畅谈新书创作经历、开授物理课初衷,同网友分享了费曼学习法、如何对抗焦虑等涉及教育、心理、价值观的知识和观点。

此次直播,张朝阳带来了《张朝阳的物理课》单书和礼盒版两个版本的新书产品。在这场兼具理性与感性的“带货”中,有网友说看到了一个“不断和新时代碰撞和自己碰撞”的张朝阳,也有网友表示“飞快运转的大脑,娓娓道来的知识”,“让我的大脑极度舒适”。所有备货也在当晚直播间内全部售罄。

当晚,董宇辉形容谈起物理问题时的张朝阳——“在发光”。直播现场,张朝阳从他的新书聊起,谈到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小到吃火锅时辣锅涮粉丝、看手机什么姿势最保护颈椎,大到马斯克星际飞船的速度、时间和空间的独立发展……并现场进行了公式推算,进而解释背后的物理原理。

张朝阳认为,很多科普往往只停留在“讲故事”的层面,无助于人们去了解基本的物理学。他认为对自然科学的讨论不应仅限于科普的故事,而应当把整个物理或自然科学的研究,落实到非常严谨具体的表达。这也是《张朝阳的物理课》这本书的特色,从自然界的现象出发,引出基本物理概念,推导基本理论,研算现象后面的根本原因,达到本质的理解。

在回忆自己与物理的渊源时,张朝阳称,少年时就对物理产生兴趣,如果不是回国投身互联网创业潮,他或许会和当年麻省理工的同学一样,成为一位物理学者。时隔多年,他和物理再度重遇,“物理没搞懂这辈子太遗憾了。”张朝阳称,“研究物理是多年的夙愿,这一年有点无心栽柳,我越研究越有兴趣,研究了很多问题,这一年把物理重新捡起来了。”

在直播间,从物理出发,张朝阳又延伸到了近来颇有研究的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等相关知识。

他用行为心理学观察自己,也由此照见了人类发展的共同特性:欲望与恐惧,是全人类要面对的双刃剑,它们给人类带来焦虑,也带来进化的驱动力。如何应对欲望和恐惧带来的焦虑?张朝阳在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里找到了答案:不要去解决,而是用信仰和价值观去引导。他也向大家呼吁:人生不是只有及时行乐,人生是要过得有意义和承担责任。

三位因直播出圈的“老师”,在现场不免谈起教育。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张朝阳推荐了他亲身实践的“费曼学习法”——研究、推导、交流。先围绕一个问题去翻阅书而不是把整本书读完;其次要自己写下来,去做推导;最后讲给别人听。

当谈到如何让孩子对物理感兴趣?张朝阳认为教育不是选拔,教育就应该是教育,“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让人保持兴趣,寻找自己的热爱,从而更好地度过一生。”董宇辉称,人的大脑是生而训练出来的,不是天生下来的,兴趣+重复,然后持续专注,最终就能带来成就。

在直播结束前,董宇辉感慨,这一个小时对话信息量太大、太烧脑。他也借机再次推荐《张朝阳的物理课》,“这本物理书提醒人们应该持续探索、发现,不断地更新自己。”

作为张朝阳的首部著作,《张朝阳的物理课》主要内容源于其在搜狐视频直播的物理课。自2021年11月开播至今,开讲了近一百二十期,已成为火遍全网的烧脑在线课程。此次直播中带来的新书则系统归纳了前五十期的课程内容,涵盖经典力学、光电、热力学与统计学、黑体辐射、量子力学、相对论、天体物理七大主题。书中既有关于自然界现象背后原因的探讨,也有针对经典物理理论的推演。

本书在搜狐视频已开启购书通道,也在抖音、京东、天猫、当当等平台上线。读者可以结合搜狐视频上“张朝阳”账号的直播全程回放,以及“张朝阳的物理课”账号的短视频一起阅读。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