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无止境,任重而道远 《今日影评》回望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1-06 14:44
2023-01-06 14: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主旋律佳作频出,多样化艺术探索——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精彩纷呈,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与你共同回溯!

主旋律佳作频出,多样化艺术探索——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精彩纷呈,电影频道《今日影评》与你共同回溯!

12月2日,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受邀做客电影频道《今日影评》节目,畅聊世纪之交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广大观众朋友共同回溯其间多样化的发展成就。

丰富多样前所未有

艺术类型走向世界

回望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格局,尹鸿表示,伴随经济活力的提升,中国电影跟国际的联系变得紧密,自90年代前中期起,中国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频繁获奖。“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类型、样态、体裁的丰富性是前所未有的,打开了我们中国电影多样化发展新的格局。”

谈及这一时期备受赞誉的中国艺术电影,尹鸿向《今日影评》坦言,这期间涌现出《本命年》《香魂女》《秋菊打官司》等很多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不仅在艺术成就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肯定,都体现了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传统的新的认知,架起了中国电影跟世界电影之间的一座桥梁,奠定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使得很多中国电影人真正地走向世界。

  新方式促积极发展

创新探索永无止境

这一时期,主旋律电影也有了新的表达方式。以电影《云水谣》为例,尹鸿继续对《今日影评》表示,这部反映两岸题材的作品却用了爱情故事去表达,即用人的故事来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主题,赢得了很多认可,同《红色恋人》《黄河绝恋》等作品一样找到了很多跟观众沟通的新方式,吸收类型片特点,对后来的电影形成了积极的影响。

当下,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在不断完善与发展。回看世纪之交的中国电影为此奠定的基础,尹鸿向《今日影评》点出,首先它促成了中国电影跟世界电影的对话,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电影对类型化、商业化、市场化方式的探索,为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与人才,直至今日,守正创新之路的探索仍没有尽头。“保持与时俱进是这30年的中国电影非常重要的经验和传统。创新无止境,任重而道远。”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晚19:45档于CCTV-6电影频道播出,周一至周日黄金时间,点亮你每一个光影之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