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特色救治模式全力护卫人民健康

湘雅特色救治模式全力护卫人民健康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31 16:4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31日长沙讯 随着发热门诊患者人数逐渐回落,急诊就诊量成倍增长,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症高峰逐渐向医院逼近。12月29日晚,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全院全员取消元旦假期,投入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救治工作。统筹全院病床资源,按照重症、亚重症和普通新冠病毒感染三个层级设置病房。7个亚重症病房应开尽开,21个普通新冠病房同时启用,全面收治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

医院为此制定了“两统筹两标准两畅通”的湘雅特色救治模式,全院一盘棋统筹人力与床位资源,严格落实重症病房、亚重症病房转入转出标准和新冠治疗规范化标准,全力保障急诊和重症绿色通道的畅通。通过不断调整优化诊疗流程,秉承“能收尽收,应收尽收”的救治原则,湘雅人筑起护卫人民健康的坚实堡垒。

盘活现有床位存量

发热门诊日就诊量和儿科门急诊日均急诊量都呈翻倍上涨趋势,而急诊科日均接待人次甚至较通常情况下翻了近三倍,尤其急诊内科患者数几乎占了入院人数的一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从12月中旬开始就超载运行。急诊科主任李湘民教授介绍,这些患者主要因为新冠导致基础疾病加重,或者单纯新冠导致重症,这两类患者特别多,来急诊的时候以呼吸困难为主,呼吸衰竭的患者占比较大。

当前的医疗资源紧缺,如何将资源最大化利用到每位需要的患者身上是一门学问。12月29日晚,经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统筹全院医疗资源,科学有序共同参与医疗救治工作。

既要盘活现有床位存量,也要保证必要时的床位增量。为此,医院建立了三个层次的病房收治体系:首先是针对危重型新冠患者,这些患者面临着要气管插管和上呼吸机。医院为此针对12个重症病区共223张重症床位进行集中统筹管理,包括中心ICU两个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ICU,胸外ICU、心内ICU、呼吸ICU,急诊监护室和抢一区、抢二区,儿科监护室,新生儿监护室,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应收尽收。

其次是亚重症,也就是重症新冠患者,也就是俗称的白肺患者,这部分患者无需气管插管,但往往需要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支持。医院29日紧急新开3个亚重症病房,分别由重症医学科马新华教授、刘志勇教授和急诊科周利平教授领衔,当晚已收治新冠感染患者19人。加上之前已经开放的呼吸内科28病室、29病室,老年呼吸科51病室,红楼70病室,亚重症病房的总数将达到7个,床位总数达到304张。

最后是普通新冠患者,目前除了已开放的21个特定病房外,一旦收满将启动所有内科系统病房进行收治,这样床位数将达到1000余张。这实际上相当于把全院将近一半左右的病床资源,都拿来收治新冠患者。

统筹人力用在刀刃上

床位可灵活增加,人力如何充分保证?新冠病毒强大的传染力和致病性让医护人员防不胜防,纷纷倒下,发生急剧的战斗性减员。“在还未彻底康复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员工已经返岗,只为能够保证患者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感染病科主任黄燕教授介绍,在这个艰难时刻,科室正副主任、正高和副高级教授、护士长等高级职称的老师们纷纷顶上,分担起了住院医、总住院等临床一线的医护工作。

据了解,目前湘雅医院依然面临着医护人力不够的问题,数据显示,临床科室感染率接近70%,无法返岗的人员比例在20%左右,全院护理人员缺口相对更大。而根据推测,接下来大概一两周左右时间将迎来重症高峰。

从目前湘雅医院的接诊情况来看,发热高峰已呈现下降趋势,但新冠患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以中青年为主,到现在老年患者占比达到50%左右。为此,医院统筹人力管理,在全院范围内抽调医生近300人支援重症和亚重症病房。先期针对非重症专业的48名抽调医生进行插管和重症专业技术培训,分两批进入各个重症和亚重症单元。

在前来支援的人中,不乏高年资的医务人员。不少人发着烧,甚至呕吐着、打着点滴也要求坚持把班值完;也有连续支援发热门诊3个月的老师,一直坚守在第一线。

护理方面,医院护理部重新指定了人员分工,分别组建人力调配小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护士胜任力培训小组、设备物资保障小组,及时动态跟进医院新设患者收治区域的开设、人力和设备物资保证、安全风险控制和因时因地制宜的护士培训。每个小组设立AB角,确保工作随时有人跟进。

实践新冠救治的“湘雅标准”

湘雅医院合理利用分片区包干与专家巡诊机制相结合的形式,将资源下沉,达到了病区扩容的目的。医院制定并实施了针对各重症病区和亚重症病区的转入转出标准。各层级病房将严格按照收治标准和流程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严格落实重症病房和亚重症病房的转出标准和流程。

医院同步建立了重症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院重症及亚重症患者救治进行指导;整合所有的医疗资源,建立分片包干巡诊机制,由重症病房及亚重症病房负责人分片包干若干个普通新冠病房;由重症医学科艾宇航教授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胡成平教授领衔,对普通新冠病房进行巡诊及指导工作,确保所有病区新冠患者有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务部主任黄耿文教授解释,“由一名重症专家或有重症救治经验、援外经验的专家牵头,搭配多位各科医生组建的团队来接管每一个亚重症病房,指导并参与救治。这样的混编队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症专家们的领头作用,同时合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放眼全院救治疗程、诊疗规范、后勤保障等方方面面,湘雅特色的救治模式贯穿始终:一是标准统一,不管新冠患者收入哪个病房,都是统一接受湘雅制定的新冠治疗标准,也就是同质化管理;二是医院疫情以来派遣了多批医疗队在国内外抗疫,他们回来后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并由此转化成当前情况下的国家级标准,而当前的新冠患者救治就是使用的这种湘雅标准。

急危重症病区满负荷运转

深夜的急诊和重症系列病房内,急诊科和ICU医护人员忙忙碌碌的身影不停穿插在患者中。虚弱的老人裹着被子无精打采地靠在家人身上,救护车上气管插管的患者等着入室,内科诊室门口等待看诊的患者还排着长队;分诊台的护士一遍又一遍地确认每一个候诊或后分流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对接各区域腾空床位和与专科总住院医生联系;抢救室的医生已经无法发声,只能比划着手势和心急如焚的家属沟通……与此一墙之隔的抢救室里,原本只能收治12个急救患者的地方,已经扩容一倍,满满地住了24个患者。

“现在我们的工作量是往年同期的2-3倍,留观室每日出入人次高达70余次,抢救室和监护室出入人次90余次。”李湘民主任表示,更艰难的是随着大量阳性患者的集中涌入,不到两周的时间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已有90%被感染,战斗力大大削弱。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了重症医学科团队里,但是同仁们一直默默坚守着,有的是已感染却硬扛的“战士”,有的在短暂休整后立即重返战场……平时5-6个人的工作量现在只有1-2个人来完成,既要承担所有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一系列紧急抢救,也要承担疑难危重患者的诊断和分流。

总住院们则是24小时不停歇地在这场战役中冲锋陷阵。其中一位总住院戚德胜因新冠病毒感染累及肺部而出现胸闷气促不适,病情严重到进了ICU,进去之前还不忘跟顶班医生一一交代每一位重病人的情况。

打通急诊收治和重症转出患者的绿色通道

秉承“救死扶伤、人民健康至上”信念的急诊科同仁们,在最艰难的时刻竭尽全力、坚守“疫”线,力保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绿色通道畅通。绝不能让急诊患者滞留在急诊,而是要加快流转的速度和效率,起到分流作用。关键是要打通它的后路,也就是后面接收患者的病房要足够充足。

一名92岁的高龄新冠患者因癫痫发作被送往湘雅医院急诊,这名患者同时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一时间陷入昏迷,生命垂危。急诊医生接诊之后,做了初步的筛查与判断,马上联系了神经内科,即刻启动绿色通道,将患者加床收治进了神内ICU。这是湘雅“急诊日清零”制度下,一例危急又普通的病例。

根据要求,急诊科要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入院入得来,出院出得去,来院及时得到救治。”目前,医院已尽全力把急诊每天新增的需住院患者,当天收入相应的专科病房或ICU,加快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医务部、护理部、院前准备中心定时派专人前往急诊科,协调患者收治情况并形成常态机制。急诊科抢救室、监护室尽可能地就地扩容,保证绝大多数需要抢救的患者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在人员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急诊内科还增加了3位医生排班,医院也增派了30余名医护人员支援急诊科,以保证快速接诊和处置患者。

“真正的高峰期可能在1月份,也就是春节期间,所以压力更大。”李湘民主任介绍,一是担心现有人员继续硬抗,二是担心第二次感染让医护人员再次减员。所以,我们要培养重症团队,规范整治流程,建立好梯队。

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患者

新冠危重症和重症患者的涌入将极大地减少医院的常规业务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医院对常规急症患者弃之不顾。既要保必须,也要保急诊。医院针对卒中、胸痛、创伤、上消化出血等绿色重点通道病种的救治流程进一步梳理优化,保证了重点疾病患者的及时救治。

据悉,医院当前主要收治三类患者:一是由新冠感染引起的一些危急重症;二是合并新冠感染的常规专科患者;三是常规专科患者。其中,第三部分主要以限期治疗的患者为主,如常规血透患者、癌症放化疗患者、高危孕产妇、神外恶性肿瘤患者、儿科肿瘤及白血病患者等,这部分患者不可能因为是否感染新冠而停止诊疗,当前相关科室病房仍维持满负荷运转。

“以目前的人力情况,要做到像正常情况下的100%放开是不现实的,即便再过一段时间,也不一定能做到全员100%返岗。”黄耿文主任表示,相对而言,一些择期手术和择期治疗的患者都已暂停收治。如疝气患者,90%以上的都是平症患者,除非是卡住了要做急诊手术。

专家提醒:把医疗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人。轻症患者以居家隔离为主,如果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明显疲乏、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可以考虑就医。年龄大于65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肿瘤化疗患者等高危人群,以及孕产妇、养老机构患者,应及时就医。建议大家不扎堆就诊,尽量不拖到晚上才来医院,一般的患者就近就诊即可,不一定需要去三级综合医院。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