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中国和老挝的中老铁路,开通一周年了。12月20日,中老铁路运营一周年主题日活动举行。中老双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庆祝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一周年。(央视新闻客户端12月21日)
北起中国云南昆明、南抵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自开通以来一直承担着两国沿线人民实现睦邻友好、改善民生经济的美好期盼。这一年来,中老铁路也不负众望,为稳经济、促发展持续注入不竭动力。
“晒成绩单”展现自信“硬本领”。开通运营一年来,中老铁路共发送旅客850万人次、货物运输超1100万吨,不但为老挝沿线地区补齐发展“短板,”改变交通落后的面貌,极大拓宽了当地的发展渠道。凭借铁路的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效应,在谋求实现供应链稳定、产业链升级方面给出了新思路、新选择。依托铁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带动沿线地区金融、商贸、旅游等其他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速完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拓朋友圈”体现友好“软实力”。中老铁路凭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对部分东南亚成员国正式生效的“东风”,现已成功辐射至东盟10余个国家。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在建设中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中泰铁路相连,在地理位置上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遥相呼应,是实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此前,泰国已宣布提出投资修建铁路预算方案,以加快中老泰三国铁路衔接建设。中老铁路加速完善区域互联互通,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理念通过“两根钢轨”传播,以友好“软实力”画出更大“朋友圈”。
“中国标准”打造亮眼“金招牌”。相比于传统海运模式,铁路运输在安全便捷、全天候、绿色环保方面更具有优势。而作为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跨境铁路,通过中老铁路,货物从曼谷到昆明最快仅需6天的时间,压缩了一大半的时间,且无须进行转运或换乘,通关效率大幅提升。运输效率的提升,必将带来运输成本与运输规模的“此消彼长”。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每年沿中老铁路走廊途经老挝的过境贸易将会达到390万吨,万象与昆明间的运输价格将下降40%至50%。逐渐旺盛的物流贸易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步打造好了中老铁路这块“金招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超大规模市场的外溢效应将得到稳步提升,为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向外推广营造良好的“口碑”。
汽笛长鸣奏凯旋,铁龙疾驰续新篇。一年来,中老铁路“兢兢业业”,使沿途的发展气象焕然一新。未来,中老铁路必将持续发力,以更高质量的“运输答卷”为区域发展续写新篇章。(党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