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科学调整疫情防控重点及其措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0 15: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

当前,中国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从防感染转到防重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工作重点的调整是基于对新冠病毒变异情况的科学认识:随着世界各国新冠疫苗接种率以及感染率的不断提高,新冠病毒优势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各亚型)变得传播力超强、流行更隐匿、代间隔更短,但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因此,严格控制感染率的上升不仅成本巨大、收效甚微,而且也无必要。

既然新的工作重点是防重症,那么,相应的措施也要转到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就医用药的保障以及主要检测手段的改变。之前我国临床诊断(单管)和大规模群体筛查(十人混一管)基本都是采用核酸检测。今年各地疫情发生后所采取的大规模集中式核酸采样不仅让采样人员工作负荷沉重,而且采后样本处理、安全运输、无污染实验室PCR检测设备和技术操作的要求都很高,核酸检测成本对很多地方财政也构成巨大负担,难以为继。近期,国家新冠防控措施进一步调整优化后,不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免费核酸检测,除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外,其他人员以“愿检尽检”为主。对于有发热疑似新冠感染者来说可在家自测新冠抗原,若结果阳性只需居家对症治疗和休养,而无需去医疗机构就诊。

尽管新冠抗原检测没有核酸检测敏感,但一般新冠感染者发热后2-5天内抗原检测都会是阳性。因此,如果是在有症状时用抗原检测,其准确度会大大提高。因为方便价廉,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也基本上是发放居家抗原检测试剂盒,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分辨新冠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查出阳性, 远程联系家庭医生开药, 既方便患者又避免医疗挤兑和院内交叉感染。由于新冠感染刺激上呼吸道所导致的咳嗽可能会持续几周时间,有时感染一周后还会返阳甚至持续数周而无症状,因此一般不建议重新测试新冠抗原,只要症状减轻后2-3天就可戴上口罩去上班工作。

既然接过了核酸检测的“接力棒”,人们自然会非常关注抗原检测市场的有序运行问题。2022年12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服务人口总数的15%-20%配齐配足抗原检测试剂盒,其中具备条件的基层发热门诊在12月20日前完成储备。据此按总人口数14亿粗略估算,需储备2.1亿人份抗原检测试剂盒。中国的产能供应情况如何?今年3月初,国家药监局首次批准抗原检测产品用于自检时,只有5款;到了12月12日,至少42款新冠抗原快速检测产品获批在中国销售。虽然眼下抗原检测试剂在很多地方(包括北京)是一剂难求,但如果各厂家开足马力生产,每家通常日产500万—1000万份,可能很快就会出现供大于求,随之必然是降价。而过快的降价是否会带来产品质量问题、甚至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检测企业的监督和违规行为的处罚。

然而,即使抗原检测试剂的质量有保障,如果我们单纯依赖于抗原检测结果来分配医疗资源,仍然无助于解决医疗资源的不必要挤兑问题。围绕“防重症”的重点任务,对群众的健康监测应当以症状监测为主,只要在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再做抗原检测,就可以一方面通过这种“鉴别诊断”区分季节性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另一方面根据感染者的年龄、基础性疾病等情况实行医疗资源公平而高效的“按需分配”。

应当指出,优化调整后的疫情防控策略仍旧是旨在尽量压低并延长人群感染峰值,从而有效地“防重症”和“避免医疗资源挤兑”。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强化各级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床的设施及能力建设,另一方面要继续强调个人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勤洗鼻,不去人多场所,鼓励公众就地过春节。因此,宣传普及自我保健与合理就医的知识(特别是新冠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和病程等)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诚然,以阳性轻症患者居家隔离观察为主的新措施更加人性化、更受民众的欢迎,但其有效性还取决于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的实际行动。

(作者:刘远立,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马晶,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