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山西大同寒风凛凛,而这里的湖东火车站却一片“火热”。汽笛声中,一列列2.6公里长的“钢铁煤龙”迎着寒风,沿大秦铁路直奔河北秦皇岛……
肩负重载使命,为西煤东运提供“铁动力”。大秦铁路素有“中国第一重载铁路”之称,它西起山西大同,横跨桑干峡谷,穿越燕山山脉,直抵渤海之滨秦皇岛,承担着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近1/5,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能源“大动脉”。为打破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的瓶颈,大秦铁路自开通运营起便承担着“晋煤外运”的使命,。
大秦铁路作为中国能源大通道,在电煤保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12月以来,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大秦线日均运量突破100万吨,这预示着中国西煤东运最重要的能源大通道运输秩序已经全面恢复。截至11月27日,秦皇岛、唐山、曹西等大秦铁路沿线港口存煤超1900万吨,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超7000万吨,平均可耗天数达28天,保持在较高水平。国铁集团方面称,随着大秦铁路运输秩序持续恢复,电煤保供能力也将全面回升,为今冬明春发电采暖用煤提供有力的运输保障。
大秦铁路重载技术助力货运增量持续发力。作为中国境内首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和煤运通道干线铁路,大秦铁路承担着国内各地区以及出口煤炭运输主要任务,担负着中国五大发电集团、349家主要电厂、10大钢铁公司、26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生活用煤,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的25%,30年来累计完成铁路煤运60亿吨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大、运量最大、效率最高的重载铁路,先进重载技术和经验的快速积累,为电煤运输提供有利保障,每一个大秦人的付出,每一次密切的配合,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力、为世界重载铁路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升运输能力,为经济发展挺起“铁脊梁”。在经过数次创新发展、扩能改造之后,大秦铁路重载列车牵引重量成功实现从2万吨到3万吨的跨越,运输潜力进一步释放,重载铁路“排头兵”作用日益凸显。除了煤炭运输外,大秦铁路还担当水泥、钢铁、木材、金属矿石等货物的运输,对促成物资大交换、大流通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服务国计民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作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