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2月14日北京电 12月14日,由中铁建设集团承建的湖南省在建最大高铁站常德站南站房正式全面亮相,湖南高铁环线即将实现大贯通目标。
湖南省常德市,素有"川黔咽喉,云贵门户"之称,因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而闻名遐迩,被誉为是"一座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站位于常德市武陵区,是湖南省在施的最大规模的高铁站,站房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站台规模9台20线。
"常德站原为1.2万平米,新站房改扩建后为6万平米,是老站房面积的5倍,整体工程分两期开通,前期拆除老站房、建设南站房及高铁场,后期建设北站房及普速场。"中铁建设集团常德站项目负责人荀少谦介绍到。常(德)益(阳)长(沙)铁路,是我国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常德站是全线五座新建站房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工期最紧的站房。
常德站以"桃花盛开,武陵腾飞"为设计理念,充分融入当地桃花元素与历史文化特色,外立面白色幕墙由中部站台层向两侧屋面延伸,造型如同盛开的桃花瓣,又形似飞鸟展翅,与常德桃花源相互契合,寓意高铁将给常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站房处处与"桃花"结缘,在外立面幕墙、候车大厅吊顶、高架层等处都充满了"桃花"元素。为了让外立面"玻璃桃花"完美盛开,建设者打造了国内首例超高落差花瓣形双曲面明框玻璃幕墙,该幕墙跨度42米、落差33米,由562块双曲面玻璃组合而成。"我们采用了BIM建模及Rhino双模型逆推,不断优化双曲面幕墙龙骨形态,先后9次模拟试验,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定位,让玻璃幕墙与龙骨网接触的1124个点位全部精准落位。"中铁建设集团常德站项目装饰公司总工程师陈继云说道。
为了确保500多万常德人民早日在家门口坐上高铁,他们先后4次优化钢结构施工专项方案,采用BIM、3D建模等技术进行预拼装。"钢结构安装期间正值酷暑,日平均温度达40度以上,但工地上每天要保证至少50吨的钢桁架安装成品量,项目团队400余名建设者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施工,安排专人分8个单元负责落实日施工计划。"中铁建设常德站项目总工程师胡继强介绍说。最终,仅用时45天完成常德站钢桁架屋盖制作安装,将重达2380吨的钢结构屋盖精准提升12.7米,创造了湖南站房建设史上钢结构提升纪录。
建设者还特别注重打造绿色温馨的候车环境,在候车大厅建设过程中首次融入"空中花园"理念,设置距离地面高度差达6.5米的中岛平台——"桃花岛"。该中岛由花卉环绕点缀,周边设置通风口,增加补风设施,有效降低空调能耗,同时满足大空间风量使用要求。"桃花岛"作为文化展示区,布置咖啡简餐、茶吧等小型商业设施,便于高峰时期候车空间功能的区分利用,扩大旅客候车容量,也为旅客提供一个休闲的"世外桃源"。
常德站建成通车后,将成为湖南省泛湘西北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打通湖南高铁环线最后一环,实现湖南高铁环线大贯通,结束常德不通高铁的历史。通车后,常德至长沙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0.5小时,将把长株潭都市圈、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与大湘西旅游圈"串珠成链",有力联动和促进大湘西地区培育发展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