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学》三十年 三代主编深情讲述一本杂志与一个城市的故事

《黄河文学》三十年 三代主编深情讲述一本杂志与一个城市的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10 21: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2月10日上午,2022云上宁夏文学周系列活动作家主编面对面暨《黄河文学》创刊三十周年见面会和第五届 “阅读之星”评选颁奖仪式在银川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黄河文学》三代主编同台,讲述了一本杂志从创刊到成为城市文化名片的过往,三位主编通过对话勾勒出一本杂志对一座城市的影响。

在《黄河文学》创刊三十周年见面会上,《黄河文学》首任主编高耀山、第二任主编郭文斌和现任主编闻玉霞以《一本杂志与一个城市》为题眼,介绍刊物发展历程、大事记,讲述《黄河文学》三代主编传承的文学精神,提出刊物未来发展规划。

1992年,在银川市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银川市唯一一份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黄河文学》创刊,自此,见证和记录了新时期宁夏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三十年来,《黄河文学》扎根黄河文化,书写时代故事,以近万篇、五千余万字的积累,凝聚八千余位作者的辛劳创造,发展成为银川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据介绍,《黄河文学》创刊三十年来,挖掘、刊载的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全国性选刊选载;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等编辑出版的各种年度选本;进入年度中国文学作品最新排行榜等各种榜单;获得首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等全国性奖项,其中,中宣部“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实现了宁夏地区该奖项“零”的突破。

近年来,作为一本地方性纯文学刊物,《黄河文学》坚持挖掘和培养本土作家,为繁荣地方文学艺术事业提供展示的平台和窗口。三十年来,《黄河文学》培养的作家频繁获奖,为本土作家走向全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005年,《黄河文学》签约的11位宁夏本土作家均有多部著作出版,多人斩获多个全国性奖项,其中,马金莲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目前,《黄河文学》已经成为银川市文学艺术事业的核心阵地。

活动现场,邀请宁夏本土文学期刊《朔方》主编杨梓、《黄河文学》主编闻玉霞和《六盘山》杂志副主编单永珍,以及三本期刊的骨干作者马占祥、田鑫、陈莉莉,展开作家主编面对面,以沙龙形式交流各自的办刊经验,分享办刊宗旨,办刊理念,畅谈文学期刊对于作家和所在城市的影响。(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