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科技”为高寒之路注入强驱动力

2022-12-09 16: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1日,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迎来开通运营十周年纪念日。这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铁不仅拉近了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间的时空距离,也为东北地区经济全面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人民网12月1日)

十年时间里,哈大高铁从无到有,从当年靠手摸、眼看到现在的视频监控和大数据分析,从当年人工清冰到现在智能除雪,哈大高铁见证了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更展现出中国铁路的非凡实力。

展现铁路信念,打造严寒地区“铁动脉”。不怕严寒,不惧考验,为将交通势能更好地辐射到祖国各地,中国铁路充分发挥好交通优势,建构好铁路路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推动哈大高铁的建成运营。拿下世界第一条“高寒高铁”,中国铁路有信心、有决心,经过多年实践摸索高寒高铁的运营经验、维护技术,哈大高铁这条高寒“铁动脉”,不断激发活力,服务出行,更好地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赋能,从而带来新的活力、新的便捷,在严寒地区打造中国铁路“热血难凉”的高铁“动脉线”。

实现技术攻坚,赋能高寒高铁“强动能”。抗寒雪、抗风沙,能够经受零下四十度到零上四十度的巨大温差,哈大高铁书写高寒高铁技术攻坚的“新传奇”。摸爬滚打、技术攻坚,哈大高铁不断在解决难题中提升技术实力、实现发展创新,最终在严寒的东北树立起一条坚不可摧、涌动生机的“纽带”,这背后都源于中国铁路的不断努力。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高寒高铁安全保障体系、运用电热道岔除雪装置实现智能加热融雪……这一个个技术成果,都源自中国铁路面向严寒考验不断进军的奋斗。

聚力发展向前,绘出高铁创新“新蓝图”。中国高铁不仅是担当交通强国的重要力量,也承载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出行需要的使命。哈大高铁高寒“十年奔赴”,就是中国铁路对使命担当的最好注解。中国高铁啃下“硬骨头”,就是为了更好地给东北高寒地区带来“铁动能”,织好织密全国铁路路网,服务全国铁路“一盘棋”。从最开始调整运行图,到不断在运营中积累经验、实现突破,发挥大数据、智能化优势,高寒高铁成为中国铁路“自己出题、自己做题”的亮眼成果,展现中国铁路绘出“新蓝图”的发展力量。

高寒之路,呼啸飞驰。哈大高铁的背后是中国铁路如铁一般的信念、决心与“铁科技”带来的动力,将更好地带动高寒地区发展、发挥铁路优势。(李福明)

【推广】说明:以上内容为广告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