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的班列累计突破2万列,通行线路达22条,经中欧班列东通道出境,可通达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13个国家,入境班列主要到达国内哈尔滨、沈阳、西安、成都等60个城市。(央视新闻联播 11月29日)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一条条中欧班列线路共同构成新时代交通路网新蓝图,生动展现了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新气象。奔驰在“丝路”上的中欧班列有力促进了中欧外贸高质量发展,彰显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大力量,助力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共同繁荣。
携手共进,打造中欧外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从无到有,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线路由2013年开行初期的1条增至22条,出境通达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13个国家,入境主要到达国内哈尔滨、沈阳、西安、成都等60个城市,累计通行班列突破2万列,运送货物超185万标箱,运输货物从最初的电器产品扩大到日用百货、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木材等12大品类,并连续九年实现增长。中欧班列东通道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和铁路跨境物流通道骨干作用,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了中欧地区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为中欧外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重要贡献。
合作共赢 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高地。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以“绿色、快捷、安全”的独特优势,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惠互利的重要桥梁,有力保障“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作为“一带一路”示范项目,中欧班列不仅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让“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誉满全球,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密切联通,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为沿线各国和地区经贸发展带来了满满红利,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发展更进一步。
逆流而上,提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新动能。在全球航空、船运等物流通道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欧班列充分发挥国际铁路联运独特优势,以“绿色、快捷、安全”稳定运输,成为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生命通道”。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铁路用实际行动给世界各国和地区传递了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给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发展输送了“中国力量”,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在不断逆势增长下,给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和信心。
“丝路”上,笛声阵阵捷报频传。中国铁路将一如既往以坚实的责任担当,一路上传播合作共赢的发展声音,持续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铁”的力量,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越发响亮、朋友圈越织越广。(曾繁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