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中线高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2-12-09 16: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5日,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成渝双城间将新增一条高速客运大通道。(人民日报12月6日)

成渝地区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交通不便曾成为制约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西南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地带,又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随着成渝高铁和成遂渝铁路铁路开通运营后,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更为灵活方便,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提档增速”。而成渝中线高铁的开工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成渝地区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改变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成渝中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中线高铁全线设重庆北、重庆科学城、铜梁、大足石刻、安岳、乐至、简州、成都8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建成通车后,成都至重庆仅需1小时,架起“双城生活”的快捷通道,引领西南沿线地区各城市综合交通及产业整合发展,为西南沿线欠发展地区加速融入国家高铁网注入新的引擎,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驶向新的发展“快车道”。

助力双城经济圈新建设。从1952年新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成渝铁路通车到2009年从重庆开出的第一趟动车组,再到2015年成渝高铁的投入运营,铁路一直在成渝地区的交流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今,成渝中线高铁的开工建设,届时成都、重庆双城将形成1小时经济圈,货畅其流,人畅其行,让西南各地区经济、产业布局、文化之间交流互通互融更为方便快捷,优势互补更加明显。

助推乡村振兴新机遇。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铁路让曾经的“山城”一度跃升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就像一条金扁担,一头挑着城乡协调发展,一头挑着人民的幸福生活。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把城乡风景串联了起来,进一步缩短成渝两地间时空距离,满足周末、小长假旅游需求,助推乡村振兴,让当地百姓吃上旅游饭,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当然,成渝中线高铁顺利开通,光靠铁路一个部门也是不行的,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协同配合。成渝中线高铁投入运营后,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更趋完善,必将推动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周昆)

【推广】说明:以上内容为广告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