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纳雍:财政衔接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连日来,康胜荣一直忙着带领村民整理地面养蚯蚓,一下子把蚯蚓养殖面积扩大到5亩地。河滥沟村生态循环种养业,务井村蚕桑和庭院杜鹃花产业,仅仅是纳雍财政衔接专项资金助力的部分项目。

毕节纳雍:财政衔接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2022-12-06 17: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连日来,康胜荣一直忙着带领村民整理地面养蚯蚓,一下子把蚯蚓养殖面积扩大到5亩地。养蚯蚓是纳雍县羊场乡河滥沟村生态循环种养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康胜荣半点不敢马虎。

河滥沟村在大山里,山多、沟多,地少,谋划适宜发展的产业,一直是村两委很头疼的事。

河滥沟村蚯蚓养殖。

今年年初,在财政衔接资金的助力下,河滥沟村建场养猪,但处理养殖场排出的猪粪,成了河滥沟村又一头疼的问题。

身为河滥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康胜荣带领村民走出大山,外出“取经”,最后决定养蚯蚓,既能解决养猪场排出的猪粪,又找到一条生财的路子。

“猪粪正好是蚯蚓的‘口粮’,有效解决养猪场猪粪污染问题。”康胜荣先是试养第一批蚯蚓,9月蚯蚓“出土”,以每斤10元的价格销售给客户,试养成功后决定带领村民扩大养殖规模。

养蚯蚓,猪粪经过分解,又成了有机肥,康胜荣把养过蚯蚓的猪粪运到茶园给茶苗施肥,效果奇好,茶苗长得郁郁葱葱。

“养猪—养蚯蚓—种茶”,一环扣一环,蚯蚓养殖规模扩大,生猪养殖数也在递增,村两委同步引进公司种茶,扩大茶园种植面积,一条生态循环种养之路已见雏形。

勺窝桑蚕养殖基地。

同样,在财政衔接资金助力下,勺窝镇务井村整合资金,打造种桑养蚕田园经济和杜鹃庭园经济,分别引进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种桑养蚕、种庭院杜鹃。目前,万亩桑园建成,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蚕桑基地已成形,大量农民参与种桑养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破茧;同时,30余种杜鹃花苗通过培育,也移栽到农户的房前屋后,“庭院经济”的大门逐渐推开。

河滥沟村生态循环种养业,务井村蚕桑和庭院杜鹃花产业,仅仅是纳雍财政衔接专项资金助力的部分项目。

据了解,仅2022年,纳雍共投入各级财政衔接专项资金47098万元,规划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项目529个,其中产业项目资金投入29468万元,占比62.94%。

近年来,纳雍抢抓国家重点扶持重大机遇,加强对财政衔接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用好用活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图/文 张晓勇、周啟刚)

(张晓勇)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