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抢抓机遇,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奋力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截至2022年10月,该县累计纳入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3471户14051人,占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的8.79%,2601户10715人已消除风险,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

沿河: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中新网贵州
2022-11-29 17: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抢抓机遇,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大文章,奋力描绘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

  美丽的七三村田园风光 沿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完善长效机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为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该县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制定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县、乡、村均成立乡村振兴指挥中心(部),责任到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截至2022年10月,该县累计纳入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3471户14051人,占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的8.79%,2601户10715人已消除风险,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

该县常态化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就读情况核查,精准落实资助和送教上门政策,全县没有因贫失学或辍学现象。同时严格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持续做好慢性病签约服务,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并制定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动态监测及帮扶办法,定期对该县所有农户住房安全进行排查,开通了住房保障排查工作咨询、投诉电话,第一时间跟踪核查。还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敲门入户大排查行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改、早见效。

该县通过东西部协作,争取专项资金11550万元,实施项目68个。此外,中央五矿集团、贵州省司法厅、贵州省能源局、贵州省乌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钢铁集团公司、贵州省首钢贵钢公司定点帮扶,直接帮扶项目44个,帮扶资金4800万元。在消费扶贫上,采购、帮助销售沿河农特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3442.59万元。2018年初,返乡大学生冉阿周投资200多万元在该县国家4A级景区内打造了沿河特产馆,将沿河各种农特产品、工艺品、旅游商品、书法作品、土家文化书吧整合在一起,形成多功能线下体验馆。沿河特产馆开业后,冉阿周和他的团队又创建了“黔特优品”电商平台,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成为店主,分销产品,兜售更多的沿河农特产品。

  食用菌产业园区一角 沿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加强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沿河乘势发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励更多干部踊跃到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今年,该县继续调整优化驻村帮扶力量,选派第一书记265名、驻村工作队265支、驻村干部530名,包村干部408名,对该县脱贫村、易地搬迁安置社区、乡村振兴重点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红色美丽村等265个五类重点村和181个其他村实现帮扶全覆盖。印发《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管理办法》,对选派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进行培训,促进驻村帮扶工作深入开展。调整优化107个党政、企事业单位包村,对脱贫户和“三类户”全部落实干部包保,建立了新一轮驻村帮扶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部门包村(社区)、干部联户工作体系。

  机械化收割水稻 沿河县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转型升级 扶持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通过扶贫产业有力地推动了脱贫攻坚,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产业基础。

该县谯家镇成立土地湾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入县属国企乌江画廊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人才和管理经营模式,从画廊公司选派专业人员到村集体经济公司长期蹲点办公,与村支“两委”合股联营、抱团发展,所得收益画廊公司占股51%、集体经济占股49%,进一步扩大了红色经济效益,有效盘活了集体资产、改造了群众闲置房屋、兴办超市,承接县委党校培训班学员、游客食宿服务。同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县内农业专家到村实地调研考察,因地因村发展油菜、竹笋、高产水稻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350亩轮作观光油菜、水稻产业园,带动革命老区群众就业增收。并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推出红色餐饮、红色休闲、民宿体验等旅游项目,建成红色民宿2家50个床位,开办为民超市1个、红色旅游餐馆1家,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目前,白石溪村、长征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达23万元、21万元。

在产业就业帮扶方面,该县坚持各级财政衔接资金60.04%以上用于产业,推动扶持产业“到村到户”,投入衔接资金20216.7万元,发放小额信贷650户4124.1万元(其中“富民贷”107户1474.88万元),推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设施农业扩面提质、畜牧产业稳产保供,确保有劳动力、有发展意愿脱贫户产业后续帮扶全覆盖。健全就业实名制台账,培训有劳动力脱贫人口2382人次,就业帮扶车间带动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就近就业474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4237人。

搬迁户罗海燕一家2019年从该县思渠镇搬迁到祐溪街道思源社区安置点,这几年来,罗海燕一直坚持参加县里组织的网络电商培训,学习到了很多电商营运新知识,她介绍,靠推销沿河的农特产品,一天有10多个人下单,她靠网络直播带货挣了不少钱。

在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该县围绕13个集中安置点,加强产业就业配套服务,累计建成社区工厂、就业帮扶车间26家,吸纳脱贫劳动力891人(其中搬迁户303人),实现有意愿“零就业”搬迁户至少一户一人就业。为符合条件的5241户搬迁群众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书,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完成。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全面落实党组织管理、物业管理、社保一站式服务等公共服务,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社区。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的是目标阶段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责任和使命。下一步,沿河将走好具有沿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在沿河高质量发展中写下新时代“三农”工作浓墨重彩的一笔,绘就属于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王小兵)

(王小兵)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