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黔艺,展陈贵州民族服饰文化之美

五彩黔艺,展陈贵州民族服饰文化之美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1-29 17: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

上衣为无领对襟衫,下为飘带裙,衣裙相连,裙摆下端缀白色羽毛……这件宝贝名叫贵州丹寨雅灰苗族无领对襟蝴蝶衣,珍藏于贵州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

这家坐落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的民间博物馆,展陈面积达1600平方米,收藏和整理了贵州的苗族、侗族、水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服装、配饰及生产生活实物。

目前,该博物馆是贵州省同类博物馆中藏品最丰富、影响最广泛的公助民办公益性博物馆之一,荣获了“2021年度贵州省十佳非国有博物馆”称号。

“我从事民族服饰收藏已经有十多年了,我想通过这样方式留下民族的DNA,留下一种乡愁。”谈及创馆初衷,贵州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创办者陈月巧说,传统村落传承着古老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抱着一份热爱,她几乎走遍了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

也许是壮族基因决定了陈月巧的爱好,她从小喜欢刺绣。邻居家有一位绣娘,一手好针线活令陈月巧折服,那双巧手能将五颜六色的线团变成精美绝伦的绣品。

在大学时代,她给老外当翻译,带着他们走进大山,了解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被灵巧的苗绣震撼,外国人十分喜欢,将一件件“活化石”一般的民族服饰买走,她看在眼里,心里却十分舍不得。

“自那时起,我便立志要做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者、传承人,将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谐作为己任。”陈月巧说到。

多年来,陈月巧走遍了贵州的少数民族村寨,访遍了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承人,收藏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服饰、绣片、生产生活工具等藏品。

有些村寨陈月巧不只去过三五次,遇到贫困家庭、有病的村民、生活负担太重的绣娘、不能上学的孩子,她就多掏几百甚至上千元,给予帮助。

再后来,家里的藏品多到放不下,想着干脆开个博物馆,不挣钱,也没图挣钱。“只想着,怎么样把咱们少数民族的宝贝保护好。”

“此前,我的藏品都是藏在库房里,没有展示的场所和平台。”陈月巧说,2015年,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帮助下,协调了博物馆场地。

很快,五彩黔艺将所有的藏品,建立了一所集展览展示、学术研究、非遗传承、文化交流、文化体验为一身的专业性、综合性、公益性的民营博物馆,并于2016年4月12日正式开馆,免费向社会开放。

博物馆收藏有少数民族精美服饰3000余套、精品绣片20000余张,80%以上是文物级的藏品。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器皿、石雕、木雕、竹雕、编织品等各类古物。

苗族服饰以精妙的典雅配色、繁复的手工技艺和承载的悠久文化内涵著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而这座博物馆,几乎包含“百苗”的所有服饰类型。

自开馆以来,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各类文化交流展览,观展观众50万余人次,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民族服饰研究学者、人类学专家、艺术设计创作者。

据陈月巧介绍,博物馆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展路线,博先后承办、参与了在丹麦、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举行的专业展出,努力成为贵州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

陈月巧带着博物馆的少数民族珍宝去了20多个国家。此外,还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藏品18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捐赠贵州少数民族刺绣作品10幅,为传播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促进群众性文化公益活动作出了一定贡献。

贵州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工作人员张慧萍表示,陈月巧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且具有较强的专研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自工作以来,她在各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非遗研究、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传承保护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她一直努力地坚守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贵州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贵州精湛的民族工艺。”张慧萍说到。

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陈月巧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篇,编著了《五彩黔艺话生肖》、《贵州少数民族服饰邮册》、《盛装里的多彩贵州》等书籍。

除了博物馆创办者这层身份,陈月巧还担任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文化遗产办公室授予“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等荣誉。

陈月巧说,这10年来,民营博物馆的发展方兴未艾,不断增加的藏馆数量,日益浓厚的非遗氛围,都让她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破圈”与时代有机“联动”的文化自信。

“2015年,我们刚建馆时,整个贵州省的民营博物馆不足十家,现在光是苗绣主题的民营博物馆就占到五六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民间博物馆走进非遗、爱上非遗。这样的现象特别好。”陈月巧补充说到。

陈月巧表示,丰富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是贵州的文化特色和优势之一,期望有更多企业来黔投资兴业。

今后,她将坚持博物馆公益定位,策划开展不同主题的展览及引进全国各类艺术交流展。

“我们将开展非遗文化传承班走进各学校机构、举办讲座、田野调查等各类相关活动普及非遗文化知识,增强民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陈月巧说,如何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记者 李映雪 杨军 编译 赵妍迪)

原文见11月29日中国日报17版 英文链接: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211/29/AP63854a55a3102cbfe0adb56a.html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