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17日版面截图
湖南株洲醴陵因釉下五彩瓷闻名于世,其瓷质细腻,画工精美。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从12岁开始接触陶瓷艺术,与醴陵釉下五彩瓷打了一辈子交道。
黄小玲回忆,教她设计陶瓷的老师邓文科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邓文科老师在中风之后,已经分辨不出谁是他的朋友了。但是,当黄小玲将一件瓷器放在他面前时候,他不仅能够认出来,甚至还画出了一些图案。
“即使在他身体不好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画画。只要还有一口气,他对艺术的追求就不会停止。”黄小玲说道。
54岁的黄小玲从事瓷器制作已经有40多年了,她一直致力于推广醴陵釉下五彩瓷。黄小玲1968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十几岁就开始接触瓷器。当时她的父亲在当地一家陶瓷厂工作,她时常凝神观看画瓷师傅在胎瓶上勾线,憧憬着也能拥有一双妙笔生花的手。
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
醴陵与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醴陵已经有两千年陶瓷历史,极擅长制作釉下五彩瓷制品。这种风格的瓷器指的是采用釉下彩绘的技艺烧制而成,使其清晰且有光泽。醴陵陶瓷曾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
黄小玲说,釉下五彩瓷的制作需要72道工序。在小时候,黄小玲常常要在未烧制的瓷器上画一片叶子或者花瓣数十次,才能让她的老师邓老师满意。
“当我的老师说我画的不好时,我必须去掉图案重新画。当他说我画得好时,我就会像中奖了一样高兴。”黄小玲回忆。
黄小玲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她称之为“黎明”的瓷器,创作于2011年,上面的麻雀和鹌鹑在迷雾笼罩的棕榈树上鸣叫,给读者一种森林印象。
“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对于那些生活在城里想要追求田园生活的人来说,能够看到大自然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想为他们创造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2000年,黄小玲成立了一家集釉下五彩瓷研究、艺术设计、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公司,并且开始培养学生。
黄小玲注重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的结合,制作出年轻人喜爱的茶具、酒具、杯碟甚至是家具。
钟伟玲已经跟着黄小玲学习了将近20年的醴瓷技艺。“她不断追求更好的态度让我印象深刻。”
“我觉得掌握这门技艺就意味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探索各种可能性。”黄小玲说。
近代以来,醴陵的陶瓷产业也得到了发展。日用、工业和艺术三大陶瓷品种有4000多个,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小玲制作的艺术陶瓷一般是手工制作的,其他类型的陶瓷都可以在工厂进行生产。她说,“随着70条自动化生产线的建设和运行,醴陵瓷业正朝着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黄小玲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将她的工作带到了2019年两会的会场。2019年,她创作的瓷板屏风《四季同春》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她也提出了许多促进醴陵陶瓷产业发展的建议。比如,在一项研究中,黄小玲发现了在醴陵一个占地12900公顷的陶瓷遗址有许多与古代窑有关的稀疏分布的区域。“文物种类繁多,对保护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给我们保护和使用它们带来了许多困难。”黄小玲说道。
醴陵窑的核心区域位于醴陵市沩山村,现存自宋代以来的各类窑址194座,7座古建筑群,以及123座传统建筑。黄小玲说:“这个遗址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的活化石,对研究中国南方的瓷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小玲希望考古工作能让该遗址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未来发展,并在那里建一座国家考古公园遗址,以此促进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记者:王茹 冯志伟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