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筑港深耕印尼市场打造海外建设桥头堡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11-15 15:50
2022-11-15 15: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2年11月15日-16日,G20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将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这个被称为“千岛之国”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建筑旗下水工品牌——中建筑港集团刚刚中标印尼红狮水泥码头二标项目,这是公司2022年在印尼区域中标的第5个项目,也是在印尼市场累计中标的第20个项目。巧合的数字似乎预示着公司与这个国度的不解之缘。

从进入海外市场短短数年间,印尼已经成了中建筑港具有稳定项目产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海外区域市场。印尼市场区域化发展初显成效,这是对公司的区域化发展战略最好的践行,也为公司坚定不移地走出海外,深度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

抢抓历史机遇,抢先布局海外市场

2012年,中建筑港作为中国建筑旗下水工品牌就确立了走出去战略,决定将东南亚作为公司走出去的第一个基础市场进行培育,而首先将目光瞄准的就是印尼。开拓海外之初,主要和大型国有企业合作,摸着石头过河最大程度减少风险。

2012年8月成功中标海外第一个项目印尼巴厘岛一期燃煤电厂码头项目,这是中建筑港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之后首个海外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广泛关注。质量管控、项目履约,获得印度尼西亚政府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让中建筑港初次走向海外有了一个漂亮的开局。

  深耕印尼市场,强化品牌核心竞争力

中建筑港作为中国建筑集团旗下以港航水工建设为主业的单位,在开拓海外市场之初就确定了以水工基础设施项目为重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品牌优势,在海外打造自己的水工品牌和拳头产品。

2015年印尼宾坦岛码头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当地拌和站混凝土质量非常不稳定。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自建试验室,派专人紧盯拌合站配合比,负责质量的杨宋灵从一句不懂到项目结束后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印尼语。在下横梁施工过程中,受潮水影响,只有晚上不到4小时的施工时间,项目人员合理组织工人晚上施工,两个月安装了66榀横梁为最终按时履约提供了保障。

在印尼海螺孔雀港码头工程施工中,面临工期紧,工作面狭窄等困难。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技术人员采用钢护筒做支撑平台修建了一条海上施工便道,创造海陆并进的施工局面,将施工速度提高一倍。项目仅用一年竣工,按时实现合同目标,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分别于2020年获交通运输部境外首批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2021年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两项大奖,成为了公司在印尼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公司以优质的服务和质量,在印尼市场迅速打开局面,连续在印尼承接了15个水工码头项目,及5个其他基础设施工程……。公司紧紧围绕大业主,以现场保市场,赢得了了越来越多大客户的认可。中建筑港水工品牌在印尼逐步树立,开始由借船出海向造船出海转变。

区域布局,打造海外建设桥头堡

2020年在海外疫情持续肆虐之下,印尼巨港水泥中转码头工程开工,该项目急于当年投产,施工压力巨大。疫情之下,国内人员出不去,物资运不到怎么办?公司充分利用长期合作的当地企业资源解决了物资设备调配问题,属地化成功解决了疫情期间管理、人员短缺情况,有效地调动了当地各方资源确保了项目按时投产。该项目在疫情之下的完美履约,让更多的业主关注到了筑港。2021年,中资中程集团更是点名邀请我们参与其印尼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这是对公司最大的认可和肯定。

2022年,在面临海外疫情持续的影响下,公司海外业务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强势增长,连续中标6个项目其中印尼5个。截止11月份合同额已比2021年全年增长65%。与此同时,疫情倒逼公司和当地的政府、企业、社会资源形成长期合作关系,能够就地有效地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

在开拓业务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中国建筑优质的品牌文化深植到项目所在地。如推进属地化建设,招聘当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项目的施工管理,并通过导师带徒等方式把公司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带到了属地化员工当中;挑选采用当地劳务队伍,有效带动了当地人的就业;利用公司“筑爱之港”职工关爱品牌,尊重当地文化,每年在他们传统节日之际,组织慰问关怀活动,并定期对当地困难职工进行慰问。这些做法让当地政府及人民充分认识了中国企业,了解了中国建筑,赢得了口碑,树立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

截止目前,承接的印尼区域项目累计占公司海外业务近50%,劳务工人以外籍为主。具有了稳定的大客户群体,长期合作的地方企业,良好的政企关系和口碑,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并持续为公司输出海外人才的区域市场。印尼市场已经成为了公司重要的国别市场和开拓东南亚的重要支撑。

随着第十七次G20峰会在印尼的召开,“携手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预示着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也必将推动公司海外业务新一轮的发展。(吕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