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深睡小屋启动进万家模式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11-09 15:27
2022-11-09 15: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据统计,在我国约有3亿多人受睡眠问题的困扰,睡眠障碍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广泛的社会问题。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睡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睡眠不良会影响到机体的能量积蓄、大脑的休息、人体的免疫等,可以说,睡眠是健康的基石。那么,是什么影响了睡眠?如何能够更好的改善睡眠呢?

在近期开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艾纳诗科技集团携深睡小屋走入进博会,利用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技术“荷电粒子波”,以及睡眠环境系统核心产品—Air Nutri 300S舒曼波康养机、睡眠干预核心产品Nutri Sleep 6慢波睡眠机等,或许能够为改善睡眠提供一种新的解决答案。

五大科学睡眠系统,研创新生物学辅助深睡解决方案

据深睡小屋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首先要对睡眠障碍有足够的重视,这涉及到在全社会层面的健康睡眠知识的普及,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去构建健康睡眠意识,从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其次,睡眠障碍并不简单的只是一句“睡不着”能够概括的,睡眠障碍的程度、表现形式、形成原因等是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个人产生睡眠障碍,不能简单地把它只归类于失眠,而是要通过科学的睡眠评估后进行研判,并因人而异的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最后,要认识到睡眠环境(安静度、温度、湿度、明暗度、空气洁净度、床品等)、睡眠辅助(起居饮食、活动方式、心情状态、作息时间等)、外界辅助(深睡小屋独创的无接触、非药物式睡眠干预,以及常规的药理辅助等)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于睡眠质量,对良好的睡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也正是深睡小屋提出和倡导的五大科学睡眠系统:睡眠教育系统、睡眠评估系统、睡眠环境系统、深睡干预系统和睡眠辅助系统。

百名专家话睡眠,深睡小屋全民公益科普

为了更广泛、更深入、更细致的科普健康睡眠的相关内容,在本届进博会上,艾纳诗科技集团同步启动了健康中国 深睡小屋进万家专项行动暨“百名专家讲睡眠”公益科普活动和“深睡小屋好梦官计划”,传递健康睡眠理念,助力改善大众睡眠质量。

据健康中国 深睡小屋进万家专项行动组委会副主任滕树杰介绍:依托进博会这样全球共享的开放交流平台,艾纳诗在本届进博会期间正式发布启动了健康中国 深睡小屋进万家专项行动暨 “百名专家讲睡眠”公益科普活动,邀请健康睡眠领域资深的医学专家,莅临进博会现场,为饱受睡眠障碍问题困扰的参展者答疑解惑。这项公益活动将联合超百余名睡眠医学专家、心理咨询专家以及相关科研和医疗机构,同时在线上、线下开展睡眠科普教育,更好地向公众传播权威、准确、标准、规范的健康睡眠知识,建立一套睡眠专家与消费者高效沟通、交流的机制与渠道,普及健康睡眠生活、推广健康睡眠观念。把进博会上的公益活动延续到展期之外,推广到千家万户。

  全民体验好睡眠,“深睡小屋好梦官计划”让全民睡个好觉

在进博会展馆内的艾纳诗展位前,不少人被这种全新的睡眠科技产品和理念吸引而来。一位体验前尚存疑虑的参展者,在经过短暂的排队体验完全流程后,不禁深深折服。他坦言,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感受,但是就他个人而言,这次的睡眠体验,为他打开了深度睡眠的新世界大门。

这样的深度睡眠体验,还将从进博会延展到社会面,从局部区域体验延展到全国范围内,这得益于艾纳诗启动的“深睡小屋好梦官计划”。该计划将打通地区与地区的空间局限,实行线上、线下双预约的双轨制体验,并预计5年内在全国各地建设3000+深睡小屋睡眠服务中心,预期服务超过3000万人次。让更多有改善睡眠需求的人能够线上报名获取进博会“深睡小屋”系统的深度体验机会,帮助上亿睡眠障碍人群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进博会上的“深睡小屋”睡眠康养体验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365天永不落幕的进博精神,让进博会的产品、服务、体验深入到全国各地,惠及亿万中国民众。

在本届进博会之前,艾纳诗深睡小屋已是连续4届进博会的“常客”。不仅如此,凭借无接触、无损伤、非药物的新生物学技术及产品,从外部辅助体验者达到身心状态的平衡、从而进入良好的睡眠状态,这种全新的、具有变革性和引领性的新的睡眠解决方案,使得艾纳诗深睡小屋活跃在各种重要活动及权威媒体中,2022年年初,艾纳诗深睡小屋就以“首个进入奥运会的睡眠科技系统”亮相北京冬奥会,引来了一众瞩目。从冬奥会、进博会再到全社会,让更多的人能够共享高新睡眠科技的力量,正是进博会及艾纳诗开放、共享的精神与意义所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