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巴米扬守护人"项目启动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巴米扬守护人"项目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1-08 20: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简称"亚洲基金")设立一周年之际,围绕阿富汗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考古遗址而展开的国际公益项目"巴米扬守护人"正式启动。

中国与阿富汗作为内陆接壤的邻国,自古以来有友好互通的传统。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与阿富汗信息与文化部签署《关于协同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双方将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下,围绕联合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世界遗产、博物馆展览交流、防止文物非法贩运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有鉴于此,亚洲基金携手多方专业力量推动保护巴米扬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巴米扬守护人"项目聚焦巴米扬遗址的文保人员及遗产区内的原住民,由中阿专业团队协作,通过"以工代赈""以学代赈"等务实落地举措,提升巴米扬遗址的青年文保人员工作素养,培养一批当地的青年学者。同时,促进原住民文保意识及能力的提升,为在巴米扬当地持续性开展和改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有利环境和坚实基础。

项目首期在2022年内开展,在国际专家参与下,聘请当地学者在周末时间以"馕课""田野网络课堂"等形式,培训青年文保工作者,传授当地儿童及原住民文保知识,以补充当地遗产教育的不足,并开展部分生活急需物资援助工作。

亚洲基金"巴米扬守护人"项目工作团队汇聚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喀布尔大学、巴米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及一批在海外高校留学的青年文保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徐杏介绍,项目开展和实施将坚持中阿协作机制,平等对话合作,通过保护文物与关怀育人双线并进模式,持续助力巴米扬文保工作解难题、见实效。

"巴米扬守护人"项目以人性关怀和人文教育角度切入帮助文化遗产地"守护人",缓解当地遗产保护压力,解决原住民所面临的现实困难,提升巴米扬文化遗址的原住民对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和认同,该项目已在前期试点过程中获得当地良好反响,项目开展将切实践行亚洲基金的宗旨,注重青年文保人才力量的培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近文化遗产保护"最后一公里"的守卫者,落实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一环。

(王恺昊)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